-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科医学兴起的伦理论述
全科医学兴起的伦理论述
摘要:全科医学蕴涵着伦理的诉求,从伦理学角度来理解全科医学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的把握全科医学的精神实质,同时对全科医生的培养也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全科医学;伦理诉求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乃仁学,必须包括伦理学的内涵,以伦理学的原则来透视和规范医学的发展方向,这是时代的需要。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全科医学,是一门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人的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完善,全科医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学观、方法论和系统的学科理论,填补了高度专科化的生物医学的不足。站在伦理学的高度对医学科学作以形而上学的审视,这不仅有助于澄清现代医疗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学伦理两难选择的困惑,而且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全科医学的精神实质。
1 生命神圣原则
现代医学是去魅的医学,由细胞到器官再到分子生物学,一次又一次的还原,生命被还原切割为可以操作的单元,生命在医一生眼中不再神圣。唯科学主义相信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唯一有效的认识工具,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追求真理知识,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适用于一切研究领域的主张;把科学知识作为唯一具有认识活动,排斥其他学科所具有的认识价值;相信科学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一点在医学领域里尤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医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排除了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单纯科技主义。医学高科技化导致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忽视了人的有机整体性,医生仅靠科技知识诊断疾病,而忽视了病人的社会心理行为和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医疗过程成为具有越来越多环节上的工业流水线式的操作过程,每一程序的操作者对终极结果的关心程度越来越淡薄。医生成为“技术专家”,他们对待疾病如同科学研究,在他们眼里病人只是实施医疗技术的对象,却忽视了病人作为人的情感和权利。患者所接受的只是支离破碎的医疗保健服务,根本得不到整体性的人文关怀。人类对生命应该怀有神圣和敬畏感,其对应的医学也应该是神圣的,而不能沦落为仅仅是技术操作性的事业。生命神圣原则是医学首要的伦理追求。
2 医学人本原则
产生于19世纪的生物医学模式,把疾病从患者及其生活环境中剥离出来,当作一种自然实体来研究,与此同时却又割裂了躯体与精神的内在联系,将之纳入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只注重疾病的研究,而不关注人,“治病不治人”最终导致医疗服务的机械化和失去人性化。人道主义要求和维护个人的尊严,人有权享受幸福,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最终的目的。人道主义把人作为万物的权衡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作用、价值作为基础。后现代主张由理性的人道主义转向感性的人道主义,以人的自然经验为人性论的基本出发点。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技条件下,技术排斥了人。马尔库塞批评现代科技对人的客体化状况,弗逻姆剖析要恢复自由人道主义的传统。
人道主义主张关心人,尊重人的权利,人不是技术实施对象,不能以技术为中心;人更不是“药”的消费者;健康才是人的根本目的。全科医学要求抛弃以疾病为中心,单纯依靠科技、仪器、药物,而置病人的心理、情感、愿望于不顾的状况;满足病人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如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层次的服务;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等范围的服务。全科医生要注重人胜于病,注重伦理胜于病理,注重满足病人的需要胜于疾病的诊疗,注重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这一点恰好与全科医学以人为本的伦理要求相契合。在全科医疗的服务过程中,要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3 主体性原则
疾病是人所患的病,离不开主体的人,疾病是医生和患者共同面对的客体,医患之间通过各自的视域对疾病的理解进行建构,医生以自己的医学知识而形成的逻辑组成自己的科学视界,而患者以体验与猜测等组成日常视界,其实疾病是一种社会化的“解释”的效果。“效果”是医生对疾病诊治效果的解释。在主、客体二分模式下,患者被看作一种客体,医生作为一个观察的主体,将患者的病症通过数据、图表、图片等的归纳和演绎以期对病人“确诊”。这种模式忽视了患者的主体性,也忽略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尊重。知情同意即病人有权利知晓自己的病情,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同意医务人员的防治措施,而同意是以自主为条件,以知情为前提的,这与自主性原则是相联系的,只有当病人或其家属处于自由选择的地位,能自主地作出决定,才能真正尊重病人的“合法权利”。病人还要拥有决定是否采取某一措施的知识和能力,这就必须要求全科医生耐心的教导,悉心的讲解。病人不仅仅是医疗的对象,而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