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1导论1·1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四川大学课程中心.PDF

总论1导论1·1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四川大学课程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论1导论1·1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四川大学课程中心

总论 1 导 论 本章在对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简单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本书的框架进行了概括性描述。 1·1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等的新兴学科。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体系形成过程看,其中较早形成和成熟的部分是产业组织理论。 组织作为与劳动资本和技术并列的生产的第四个要素,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马歇尔关于组织的概念具有多重的含义,它可 以是指企业内部组织,也可以是企业之间的组织或者是产业之间的组织形态等,后一部分关 于组织的认识成为初期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研究内容,现在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已经 延伸到企业组织内部。马歇尔注意到规模经济的获得与企业组织的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垄断 之间的关联,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伴随有组织规模的扩张,由此又导致垄断问题的产生,这交 织在一起的两类问题——规模经济和垄断的弊端——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成为产业 组织理论中的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他们在二十世纪 30 年代分别发表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提出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 理论。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的提出可以被看作是对“马歇尔冲突”的一种新解释,在 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之间建立了过渡性特征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更符合当时的经 济现实,正是因为这种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导致厂商行为的变异,从而对整 体经济效率产生影响,这就是“马歇尔冲突”揭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的始作俑者为哈佛大学的梅森及其弟子贝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梅森在 哈佛大学成立了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开始以明确的目标和稳定的组织研究产业组织问题,发 表了大量的文章等,1959年,以这些前期研究为基础,梅森的弟子贝恩发表了《产业组织》 2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产业组织理论,被认为是这一理论的开山之作。 产业经济学的另一部分研究内容,是有关产业结构包括产业关联和产业布局的理论,相 对产业组织理论而言,这一部分内容提出的较晚一些。 产业关联主要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相连。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 立投入产出分析方法3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是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研究各个产业之间在投入 和产出之间的实物关联,其基本的思想在于从数量上揭示经济体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在 投入和产出之间体现出的现实关系。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作为一门独 立于产业经济学之外的学科发展的。 投入产出分析所揭示的基本思想在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4 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赫 希曼将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一步区分为两种联系,一是“投入供应、衍生需求,或者说 后向联系效应,即每一非初级经济活动将导致通过国内生产提供其所需投入的意图”;二是 1 Chamberlin, Edward H ., 1933.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John, 1933.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London: Macmillan Porter. 2 Bain, J. S., 1959,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3沃西里·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中译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 年版。 4 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1 “产品利用或者前向联系效应,即任何在性质上并非唯一满足最终需求的活动,将导致利用 其产品作为某种新生产活动投入的意图”5 。在赫希曼看来,不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 出来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大小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了投资于这些产业将会产生的效率差 异。如果将有限的资本首先投向前后向联系效应大的行业,将会对整体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 的带动作用,而如果将有限投资首先投向前后向联系效应小的部门,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带动 作用较小,从而产生对相对短缺的投资的无效使用。因此,在赫希曼看来,经济增长的过程 应该是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