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编高一《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表达式)总表
宁化职专 吴含标 E-mail:hanbiao201@163.com QQ:250523705 2004.6.16
一、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 ≈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F: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N 一般视为fm≈μN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同向: 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 F1⊥F2时: 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 |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 Fy=Fsinβ 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匀变速运动实例----自由落体
1.做自由落体的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4.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可分上升和下降过程进行分段处理,具有对称性。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和力、超重与失重、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1.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第二运动定律:F=ma 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第三运动定律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超重:NG 、失重:NG 、完全失重:N=0,(竖直方向变速运动、太空中、圆周运动中)
四、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因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F合=0 2. 二力平衡与三力平衡的规律。
3.力矩M=FL L为对应的力的力臂,指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点)的垂直距离
4.转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拒服兵役之良心自由”比较研究(论文资料).doc
- 招商政策电子表格文档下载 - 上海开源.doc
- 招标文件(固定桌椅、讲桌、黑板)doc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doc
- 招标文件:东总一期、二期楼体斜屋面增加光带照明及529地上楼体照明工程201487.doc
- 招标文件(校外单位)(225792Bytes) -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doc
- 招行微信战略全解析.docx
- 拟南芥AtCYP1基因亚细胞定位及生理功能分析.docx
- 招远河东金矿156线井塔施工组织设计.doc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2014年公开课最新).doc
- 挖泥船岗位说明书(6岗)v2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