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第八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第一节 中和法 中和处理首先考虑以废治废。 其次考虑采用中和剂。 1、普通中和滤池 四、喷淋塔 胶体稳定性原因 (1)压缩双电层作用 二、混凝剂和助凝剂(P293) 1、混凝剂(絮凝剂) (1)无机盐混凝剂:铁盐和铝盐。 硫酸铝、明矾:易溶于水,形成的絮凝体松散,低温时效果较差。 FeCl3、FeSO4和Fe2(SO4)3:絮凝体密实,低温效果好,腐蚀性强,出水色度高。 (2)高分子混凝剂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PAC):絮体形成快,用量少。 聚合氯化铁(PFS):絮体密度大。 四、化学混凝设备 第三节 化学沉淀法(自学,P301) 定义:在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与溶液中一些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沉淀物,达到降低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应用:去除废水中有害离子,阳离子如Hg2+、Pb2+、Cu2+、Zn2+、Cr6+,阴离子如PO43-、CrO42-、S2-。 工艺过程 (1)投加化学沉淀剂,使污染物沉淀析出。 (2)通过沉降、过滤、离心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3)泥渣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第四节 氧化和还原法 1、电镀含氰废水处理:加氯氧化CN- (2)弗劳因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P311) 三、影响吸附的因素(P313) 1、溶质(吸附质)的性质 溶质的溶解度大,不易被吸附,反之亦然。 溶质分子大小:吸附质分子量大,吸附量大; 电离和极性:简单化合物、非解离的分子较离子化合物的吸附量大;极性对吸附的影响服从极性相容原则; 2、吸附剂的性质:种类、比表面积、孔径、颗粒度。 3、溶液的性质 pH值:影响吸附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和溶解度。 温度:低温有利于吸附。 共存物质:影响复杂。 2、几种常用的吸附剂 (1)天然矿物质:如漂白土、硅藻土; (2)活性炭 按形态分: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纤维活性炭。 比表面积达800-2000m2/g,吸附容量大;易再生; (6)吸附树脂、腐殖酸 2、炼油厂、印染厂废水的深度处理 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它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 离子交换是可逆反应,反应式为: RA+B+ ? RB+A+ 磺化煤和离子交换树脂(现多采用)。 1、离子交换树脂结构 树脂本体(母体或骨架)和活性基团组成。 本体:有机化合物和交联剂组成。 活性基团:固定离子和活动离子组成。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选用 1、有效pH值范围(P321) 强酸、强碱性树脂交换能力与pH值无关。弱酸性、弱碱性树脂交换能力与pH值有关,表16-4。 2、交换容量 单位:mol/kg(干树脂)、mol/L(湿树脂) 全交换容量:一定量的树脂所具有的活性基团或可交换离子的总数量; 工作交换容量:给定工作条件下实际的交换能力。 3、交联度:影响树脂交换容量、孔隙率大小、树脂密度、机械强度等。 运行步骤(P323) 1、电镀含铬废水处理 废水中主要阴离子CrO42-、Cr2O72-,其它阳离子如Fe3+、Cr3+、Cu2+、Mg2+。 1、定义:利用特殊的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作推动力对溶液中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方法的总称。 2、优点:能耗比较低;适于对热敏性物料分离、分级和浓缩;装置简单,分离效率高。 3、缺点:膜污染严重,费用高。 4、分类:反渗透、超滤、扩散渗析、电渗析等。 1、渗析现象 2、半透膜 依靠薄膜中“孔道”的尺寸分离大小不同的分子或离子; 依靠薄膜的离子结构分离性质不同的离子; 依靠薄膜有选择的溶解性分离某些物质; 1、反渗透原理 醋酸纤维素膜结构示意图 (2)管式反渗透 内压管式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 一级一段式 1、概述 几种膜的特性 密封 密封 密封 螺旋卷式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多孔透水材料 膜,上下两层 (3)螺旋卷式反渗透 单位体积的膜表面积大,占地小。但预处理要求高,压力损失大。 (4)中空纤维反渗透装置 单位体积膜面积大。制造、安装简单。但预处理要求高。 k――弗劳德利希常数; n――常数,通常n1; c――吸附质(溶质)的质量浓度,mg/L; 两边取对数: 3、吸附速率(P312) 吸附速率决定了污水和吸附剂的接触时间。 吸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D—吸附质分子扩散系数;δ—液膜厚度; a—吸附剂颗粒外表面积; 第二阶段:孔隙扩散 第三阶段:吸附反应。 与吸附剂孔隙大小、结构、吸附质颗粒大小有关。 第一阶段:颗粒的外扩散(膜扩散) 吸附速率主要由外扩散和孔隙扩散速率控制。 四、吸附剂(P314) 1、选择原则 吸附容量高,吸附速度快。 容易再生,物化性能好;价廉。 (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