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酶的结构与功能2012
赖 缬 天 天 天 天 甘 异 赖 缬 天 天 天 天 缬 组 丝 S S S S 46 183 甘 异 缬 组 丝 S S S S 肠激酶 胰蛋白酶原 活性中心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 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六肽 + 弹性蛋白酶原 弹性蛋白酶 + 碎片 胰凝乳蛋白酶原 α-胰凝乳蛋白酶 +二肽 羧基肽酶原A 羧基肽酶A + 碎片 肠激酶 自身催化 肠激酶启动的酶原激活 可逆的共价修饰,使酶处于活性/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调节酶的活性。 2.4.3 可逆的共价修饰 酶 酶-P 蛋白激酶,磷酸化 磷酸酶,脱磷酸化 酶的活性形式: 可能是磷酸化也可能是脱磷酸化 由核苷三磷酸(ATP)提供磷酸基 R 生理条件下: 几乎所有的蛋白激酶都以ATP为磷酸基的供体,几乎所有的磷酸化反应都需Mg2+。 (1)Thr、Ser、Tyr、Asp、Glu┉P-O键连接 (2)Lys、Arg、His┉P-N键连接 底物蛋白质被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有两类: 主要是 Ser Thr Ca2+ 依赖性 蛋白激酶(PKC) 2.4.4 同工酶(isoenzyme) 1. 定义: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2.特点: (1)都是寡聚酶 (2)不同的亚基组成 (3)不同亚基的活性中心非常相似 (4)组织分布部位不同 ( 5)所催化的反应有侧重点 如: 生理及临床意义 在代谢调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用于解释发育过程中阶段特有的代谢特征; 同工酶谱的改变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 同工酶可以作为遗传标志,用于遗传分析研究。 心肌梗死和肝病病人血清LDH同工酶谱的变化 1 酶活性 心肌梗死酶谱 正常酶谱 肝病酶谱 2 3 4 5 1 2 3 4 5 酶活性 迁移位置 酶活性 迁移位置 a b (a) LDH同工酶电泳图谱 (b) (a)正常人LDH同工酶电泳图谱,(b)心肌梗塞病人血清LDH同工酶电泳图谱 1 2 3 4 5 胰蛋白酶 蛋白质 水解酶 巯基蛋白酶 天冬氨酸蛋白酶 丝氨酸蛋白酶 锌蛋白酶 胰凝乳蛋质酶 凝血酶 弹性蛋白酶 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催化三联体 趋异进化( divergent evolution):底物专一性 (3)烯醇化酶(enolase) ——作用需要金属离子 碱催化 稳定中间产物 酸催化 酶活性的调节 2.4 酶活性的调节 新陈代谢受到精密灵活高效的调控,调控作用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酶的数量和酶活性的调控。以下重点介绍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理。 2.4.1 别构调控(allosteric regulation) 1.定义 别构调节:酶分子的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的改变,进而改变酶活性状态。 别构酶:具有别构现象的酶。 别构剂:能使酶分子发生别构作用的物质。 别构激活剂 别构抑制剂 2. 别构酶的特点 (1)多亚基 一部分亚基有活性中心, 另一部分有别构调节中心 ATP 别构激活剂 CTP 别构抑制剂 ①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 调节亚基 催化亚基 ②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具有负协同效应的别构酶代表 S形曲线(正协同) 表观双曲线(负协同效应) (2)别构酶的动力学 V= V[S] Km + [S] 当V=90%V 0.9Km=0.1[S] [S]=9Km 当V=10%V [S]=1/9Km 10%V 时[s] 90%V时 [s] = 81 S曲线:正协同<81—V↑随[S]↑而加快 2米氏曲线 1负协同 3正协同 3 2 1 V 10%V 90%V 0 [S] V a 、仅底物是别构调节物 双曲线:负协同>81—V↑随[S]↑而减慢 底物是别构抑制剂 底物是别构激活剂 b、当其他别构物参与调节时 整体上产生激活、抑制现象 改变了调节的敏感区位置 别构激活 别构抑制 V 0 [S] 底物敏感区 (3)K型效应物和V型效应物: K0.5:别构酶催化反应达到1/2 Vmax时的[S] 改变K0.5不改变Vmax:K型效应物 改变Vmax不改变K0.5 :V型效应物 2 1 3 2 1 3 v v Vmax Vmax K0.5 0 0 [S] [S] A为K型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内容整合练习含答案及解析.pdf
- 植物界 一、植物界的主要类群.ppt VIP
- 【36页PPT】CQI23模塑系统评估.ppt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模拟练习题附答案6.doc
- 2022-LY-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pdf VIP
- (高清版)W-S-T 403-2024 临床化学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df VIP
- YYT1437-2023 医疗器械 GBT42062应用指南.pdf VIP
- 2025年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全导+地导》真题卷(含答案).pdf VIP
- CBT 3000-2019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docx VIP
-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