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学]第二章5节 烃源岩及其地球化学研究
第五节 生油层层研究与油源对比 二、生油层的地质研究 三、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 (二)有机质的类型 其它干酪根分类(中国陆相) (三)有机质的成熟度 (四)有机质的转化指标 §6 油源对比 一、油源对比原则 二、常用对比指标 505 460~505 445~470 432~460 432 Ⅲ类 490 455~490 447~460 435~455 435 11类 490 460~490 450~465 437~460 437 I类 Tmax 2.0 1.5~2.0 1.3~1.5 0.5~1.3 0.5 镜质体反射率 干气 湿气 凝析油 生油 未成熟 成熟度指标 我国生油岩的Tmax范围(邬立言,1986)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4. 正烷烃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随着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CPI值和 OEP值愈接近1,并趋于稳定。 奇偶优势比即正烷烃中奇碳分子比偶碳分子的相对浓度,它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碳优势指数(CPI)和奇偶优势指数(OPE)。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5.甾族化合物 对于非环状体系,与手征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按质量大小依次为A、B、C、D,假定观测者位于质量最小的原子或原子团D的对面,A→B→C是顺时针方向排列时,则称为R型,反时针方向排列时,称为S型。 生物体中单一的异构化变成两种热稳定性相似的异构体的混合物,如甾族形成在C-20位置上R型和S型异构体的混合物。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环状体系中就以α或β表示基团位置,当手征中心上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环平面下边(即指向纸内)为α,用虚线表示,相反,在环平面上边(即指向纸外)为β,用实线表示。 两种构型一般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生物体中是低稳定型,地质体中是高稳定型,如藿烷的C-17和C-21位置上的H,由17β(H)21β(H)转化为17α(H)21β(H)。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随成熟度的增大,甾烷系列中表现出S构型向S和R构型混合演化,低稳定型的ββ型向稳定型的βα型演化,常用的指标有甾烷系列中的ααα-C2920S/20(S+R)C29甾烷和ββ-C29/(ββ+αα)-C29甾烷。这些指标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密切,只能在母质类型相同时使用。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ββ—C29/(ββ+αα)—C29甾烷 ααα-C2920S/20(S+R)C29甾烷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采用氯仿沥青/有机碳、总烃/有机碳、总烃/氯仿沥青、饱和烃/芳烃、总烃/非烃等比值可以进一步了解有机质的转化率。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油源对比包括油—岩、油—油、气—气、油—气—岩的对比,实际上地化对比的核心问题就是油—岩和气—岩的对比以及天然气的成因分类。其主要意义是: 1.查明盆地内含油层与生油层的关系,确定生储盖组合的产能及分布特征。 2.了解油气运移的方向和途径。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对比的原则:性质相同的两种油气应源于同一母岩;母岩排出的石油应与母岩中残留的石油相同.实际上油气在运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似即同源。 指标应选择在生油岩和原油中共同含有的,不受运移、热变质作用所影响的化合物。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 * 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油气的岩石。 生油岩:只提供工业数量的石油的岩石。生气母岩或气源岩: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的岩石。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生油层: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生油层系: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和一定的地史阶段中形成的生油岩与非生油岩的组合。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生油层研究:地质研究和地球化学研究 生油岩的岩石类型: 泥质岩类:泥岩、页岩、粘土岩等; 碳酸盐岩类:泥灰岩、生物灰岩以及富含有机质的灰岩等。 泥岩和泥灰岩是石油原始物质大量赋存的场所。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岩性、岩相、厚度及分布范围 特征:粒度细——小于0.05mm,颜色暗——黑、深灰、灰绿、灰褐色等,富含有机质,偶见原生油苗,常见分散黄铁矿等。 岩性特征是确定生油岩最简便、最直观的标志。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沉积环境或岩相:一般在利于生物大量繁殖、保存,且利于生油岩发育的环境最有利。这样的环境只有深水和半深水湖相及浅海相,沼泽相则主要为成煤环境。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生油层的厚度及分布:分布面积越大,厚度越大,有机质的总量越大,则生烃量越大。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