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技术方案-二衬工程-
省道214郎溪段改建工程——五期工程杨家边隧道二衬施工技术方案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省道214郎溪段改建工程五期工程项目部二○一七年九月一 编制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1.1国家和政府部门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与文件1.2 现行公路施工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1.3 合同文件与施工图设计文件省道214郎溪段改建工程五期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省道214郎溪段改建工程五期工程施工图设计;1.4 其它对工程现场详细的实地调查以及施工所需的水、电、道路、原材料等的实际调查资料;本公司在设备、物资资源和经济技术实力等综合施工能力;本公司类似工程施工业绩以及本项目部主要技术人员的施工实践经验。2. 编制原则2.1依法管理原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与标准化工地建设、工期等核心内容的策划必须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政府条例规章所规定责任得以贯彻与落实。2.2 安全第一的原则工程的施工工期、质量、效益必须以施工生产安全为基础,必须服从于施工安全。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施工顺序安排合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2.3 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招标采购大宗材料,合理组织均衡生产,适时成本分析,确保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2.4 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进行多种方案综合比选,在保证安全、确保质量、满足工期、有利环保的原则下对施工方案进一步优化。2.5 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建设单位对本标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工期节点重点安排,做到主次有别、主次有序。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组织平行及交叉作业,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各工序作业时间加以控制。同时,搞好工序衔接,适时进度监控,及时修正作业资源配置,确保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2.6 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过硬的技术人员和专业化水平高的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二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省道 214 段杨家边隧道行政区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隧道进口位于郎溪县十字镇邵冲村山脚,出口位于郎溪县十字镇东门冲村山脚下稻田,交通条件较差。隧道左线桩号:ZK44+620~ZK45+465,长 845m;隧道右线桩号:YK44+645~YK45+460,长 815m。左右线纵坡均为 1.4%,左线曲线半径 R-1700,右线曲线半径 R-1550。项目环境2. 1、有关的施工环境(1)、不良地质隧址区有断层破碎带,断层位于杨家边隧道南段离出口约350米处,推测为一条逆断层,由于山体表面覆盖有花岗岩风化层及残积土层,并未找到连续的断层面,但根据地貌形态及局部破碎坍塌体可以判断土层性质。山体范围较大,局部可能有涌水等不良现象。(2)、隧道稳定性分析 ①、进洞口段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进洞口位于山坡的前部,进洞口段开挖地层为土层和强~微风化中粗粒花岗岩,岩石较坚硬,半自行粒状结构,岩体结构为厚层~巨厚层状,岩体较完整,因此岩石对隧道洞口稳定性有利。进洞口段无断裂构造,无不良地质现象,稳定性较好,适宜进洞。②、进洞口边坡及仰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隧道进洞口处为一天然陡坡,坡脚62°。坡面为第四纪松散积土层,厚度为1.8m,向下为强风化花岗岩层,厚度为2.8~3.2m,岩质松弱,风华裂隙发育。2. 2、地质、水文、气候隧址区位于郎溪县十字镇邵冲村,地处安徽省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的结合部,大地构造属于扬子台坳的皖南陷褶断带的东北端。隧址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沟壑纵横;地貌多样,有山地、山间谷地、丘陵等。 隧址区为皖南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区,地表植被茂密,山顶多呈圆顶形,少数呈尖顶状,走向以北向,北东向为主,山坡坡度30°~50°,地面高程65.10~160.80m,切割深度20~100m,水系呈树枝状、格子状、梳状,发育“V”“U”型谷。隧道轴线走向为自北向南,走向3450~180,直线距离左线长815m,右线长795m,洞身以上地面地形起伏较大,总体是中部高、波状起伏,进出口段地形低,海拔高程72.55~160.00m,相对高差约87.45m,坡角30°~50°,隧道最大埋深约86m。(1)气象、水文郞溪县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长江三角洲西缘,皖、苏、浙三省交界处,位于安徽省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的结合部,境内地貌地形复杂,北部和中部沿郞川河为主、支流和南漪湖东岸以平原为主,南部东部边缘为起伏岗、丘和低山。总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地面坡度为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BJ)-公共危机管理(本)-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学习资料.docx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Unit 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数字描红1到10田字格字帖A4纸可直接打印.doc VIP
- [医院保洁服务方案] 医院保洁方案范本.pdf VIP
- Oerlikon Metco热喷涂技术简介.pdf
- 认知过程注意篇.pptx VIP
- 奥林巴斯E-PL7使用说明书.docx
- 国开(BJ)-公共危机管理(本)-第五次形成性考核-学习资料.docx VIP
- 有机茶园的生产与管理有机茶园施肥技术有机茶园的生产与管理有机茶园施肥技术.ppt VIP
- 认知心理学-注意过程.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