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2013年福建省高中地理会考纲要2答案---题目在1里面
地理3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
1.A 2.B 3.D 4.A 5.A6.A7.D 8.B 9.A l0.A ll.C l2.B13.C l4.A l5.A l6.C l7.D l8.A19.A 20.C
二、非选择题
21.(1)主要自然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2)影响甲平原农(崩塌或水土流),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影响乙平
(3)人口稠密,当地
(4)甲地有河流流经,冲积
22. (1)
石油、天然气、煤 荒漠化严重 乙 沿江邻海,交通便利 浦东开发,沿
海沿江开放 重要的商品粮、棉、水产基地 核能 环境污染严重 (2)甲区域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与其发展边
(3)甲区域
23.(1)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
(2)改革开放前,海峡西岸闽台
(3)①对外开放:发挥海运优势,利于两岸三地的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一、选择题
1.A 2.B 3.A 4.A 5.A 6.D7.C 8.A 9.B l0.C ll.D l2.D13.B l4.A l5.C l6.A l7.A l8.B19.A 20.D
二、非选择题
21.(1)该地土地荒漠化类型多样,主要有风 (2)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表
(3)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自
22.(1)1975年以来,湿地面积呈缩小趋势
(2)湿地的退化、消亡,导致生态环境的
(3)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是处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自然过渡体,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场所,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缓解旱涝等诸多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当前该地区湿地面临最大的威胁是“开湿造地”,当务之急是停止耕地开发,有条件的区域开展退田还“湿”,控制区域的水资源耗费,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重视对湿地的保护。
23.(1)400非季风 (2)主要分布在干
(3)①耕作侵入牧区,大片草地变成
24.(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
(2)随着人们对“北大荒”的不断开发,黑土将大(黑土流失) (3)沼泽是湿地(水源地、),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是
25.(I)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
(2)风力越大,吹扬起
(3)
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水土流失、风蚀荒漠化。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C 6.C7.C 8.C 9.B l0.A ll.A l2.B3.C l4.C l5.D l6.B l7.A l8.D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大秦线神骅线 (2)建坑电站,
(3)从经济效益看:输1吨煤的价格为l60多元,而l吨煤发出的电可612.5元,输
22.(1)不会。因为A大坝河口人海水量比B大坝建成后人海水量几乎不变,泥沙被截留得较少,且B大坝下游的多条支流仍将带给河口三角洲
(2)见下表(言之有理即可)
支持大坝建设的论据 发展灌溉、渔业、航运、旅游等 反对大坝建设的论据 大坝建设将造成巨大的库区淹没损失;影响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造成下游平原土地肥力下降;大坝易诱发地震;因入海水量减少而出现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海岸后退、河口海域某些鱼类减少等 (3)
23.(1)澳大利亚东南部 亚热带大陆性干
(2)使汇入干流的流量
(3)自上而下自左到、D、E、A、C (4)生态系统是一个整
自然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1.B 2.A 3.A 4.D 5.A 6.A7.B 8.A 9.C l0.D ll.D l2.C13.D l4.A l5.D l6.B l7.D l8.C
二、非选择题
19.(1)大致从东向西逐渐递减,平原、河谷 B地是大兴
(2)①小麦中部平原广阔,年降水量少,
20.(1)沿海地区,毗邻港、澳、台,近东南 (2)能源资源不足,矿
(3)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 (4)进一步
21.(1)邻长三角和珠三角及港、澳,地理位
(2)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
(3)城市规模 (4)贸易合作、产业合作、金融合作、物流
22.(1)③一①一② (2)经济因素(或金)。 到有关部门访谈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1.D 2.A 3.C 4.D 5.D 6.A7.B 8.D 9.D l0.A ll.A l2.A13.D l4.B l5.A l6.A l7.C l8.B19.D 20.D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所有分类]第五章 项目风险评价.ppt
- [所有分类]第一章 国际结算导论fl2.ppt
- [所有分类]第五章改.ppt
- [所有分类]第八讲 创业企业赢利模式分析下.ppt
- [所有分类]第六讲 结构和修辞.ppt
- [所有分类]第十五章国际货物的运输与.ppt
- [所有分类]第十章结构、联合与枚举类型.ppt
- [所有分类]第四章 触发器.ppt
- [所有分类]第四讲 循环结构2次.ppt
- [所有分类]第四讲 钢的合金化与合金钢.ppt
- [政史地]2013课件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ppt
- [政史地]2013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
- [政史地]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交流.ppt
- [政史地]201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十一:道德建设_文化强国.ppt
- [政史地]2013高考地理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ppt
- [政史地]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13章-中国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政史地]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五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2--13课_151张PPT.ppt
- [政史地]2014年第一轮复习 多变的价格.ppt
- [政史地]2014最新高考总复习资料金榜学案化学第三章 第三节.ppt
- [政史地]2014必一总复习专1-5上.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