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8章 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早期形态;;格式塔心理学
是二十世纪初兴起来的一种学院派心理学,到三十年代形成较成熟的体系
主要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苛勒、考夫卡等。
勒温是晚期代表人物。
;格式塔的含义和性质;;;;三个主要代表;似动现象:韦特海默的完形心理学研究,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的。
1910年他在火车上,也许是因为看到车外景物运动的关系,突然想到引起运动知觉的刺激和运动知觉心理现象的问题。他当时心中的疑点是,心理上的运动知觉,是否完全由运动的刺激所引起?因急于想验证此一问题,乃于中途在法兰克福下车,购得一个动景器,立即在客栈里进行研究。
回到法兰克福大学后,找到苛勒和考夫卡两人充当受试,正式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运动是一种知觉心理现象,此种知觉现象的特征是,知觉是整体经验,而非感觉的组合。;似动现象:是指先后出现的两个刺激,被个体知觉为从前一刺激的位置向后一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惠太海默的解释:
一个感觉或格式塔无法用部分来解释
两个刺激在时间上发生了一种动的交互作用
推论:在一切心理现象中整体都不可分析为元素,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总和,整体先于部分且大于部分之和,并决定着各部分的性质.
;知觉的格式塔研究;;图形与背景关系原则;接近或邻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的原则;好图形原则;共同方向(命运)原则;简单原则;连续性原则;顿悟;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通过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迁移,而且不容易遗忘。
对艾宾浩斯曲线的批评:人类所学习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以无意义音节为研究内容的遗忘曲线对人类学习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经过顿悟习得的内容,一旦掌握后,永远也不会遗忘。
149162536496481
1.4.9.16………
;创造性思维;韦特海默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例子:
1910年一个巡视员(督学)走访一个班级,想对学生的聪明程度做一个评估,问一个学生:“一匹马身上有多少根毛?”
一个男孩答曰“132468218根”
1亿3246万8218根
“你怎么知道的?”
“如果你不信,可以自己去数”
巡视员离开时说“我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同事们听,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一年后??巡视员再次到临
“我是很想讲给他们听的,但我没法讲,因为我忘记了这个男孩讲的数字了。”
;柯勒(1887-1967)
顿悟说
《人猿的智慧》(1917)
《心理学中的动力学》(1940)
柯勒是20世纪德国出生
的美国心理学家,是完形心
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认
知心理学的先驱。 ;学习的格式塔研究:顿悟学习;顿悟学习
;顿悟学习
;顿悟学习:
他认为顿悟学习不必靠重复练习,只要个体理解整个情境中各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
是一种对关系的自发的把握和理解;
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情境结构;
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小鸡啄米实验;考夫卡(1886—1941)
著作最多产的一位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5)
《心灵的成长:儿童心理学引论》(1924)
考夫卡是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是完形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最早将完形心理学原理用于解释儿童身心发展的心理学家 ;
考夫卡为了让美国心理学界认识完形心理学,特别于1922年在美国《心理学学报》发表一篇以《知觉:完形心理学引论》为题的论文,强调知觉不是感觉的组合,而是整体经验。
虽然他在文章中强调完形心理学并非只研究知觉,而是更进一步采完形理念研究整个心理学,可惜的是考夫卡的文章并未达到让美国人真正了解完形心理学的目的。当时的美国心理学界一直认为,完形学派所研究的心理学只限于知觉。这一点正是完形心理学未能在美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之一。此一误解,直到完形学派创始人韦特海默逝世之后,在1945年其遗著《创造性思维》一书出版,方始得以澄清。
1921年出版的《心之成长:儿童心理学导论》。该书1924年刊印英文版之后,法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日文等翻译版本相继问世,对以后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在书中他特别指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完形心理法则:
1.其一是儿童的身体动作发展顺序遵循由整体到特殊法则,先从全身性粗略活动开始,而后再发展到局部性精细动作。
2.其二是儿童的认知活动遵循由概括到精细法则,先从对事物的概括认识开始,而后再学到内容的细节。
对天性与教养问题,他反对华生所持环境决定论的看法,他提出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主张,后来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思想,可能就是受了考夫卡的影响。 ;勒温:场论;心理场;心理生活空间;动机学说;蔡加尼克是勒温的俄国学生,他在1927年在勒温的指导下研究关于紧张心理系统的假设。
他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教师口语第一章_第一节口语表达发声技能训练科学发声训练教材教学课件.ppt
-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八章_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教材教学课件.pptx
-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二章_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教材教学课件.ppt
-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九章_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教材教学课件.ppt
- 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手段-.ppt
-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三章_小学数学学习理论研究教材教学课件.ppt
-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十二章_小学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教学课件.ppt
-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十一章_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教材教学课件.ppt
-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十章_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教材教学课件.ppt
-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四章_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