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2 故都的秋
2 故都的秋
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既有“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也有“悲哉,秋之为气”的萧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怨、“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体会,从“清”“静”“悲凉”入手,咏赞了故都的秋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是学习本文应掌握的重点。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并在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花了很多时间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他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于同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在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代表人物是鲁迅、蒋光慈、郁达夫等。1936年春,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写汉字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词义
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混混沌沌:不清楚,不明白。文中指无知无识的样子。
疏疏落落:稀疏零落。
落蕊:落花。
一叶知秋:也叫“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潜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也说下意识。
平平仄仄:泛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辨用法
(1)自然而然 理所当然
①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所谓“花开本无心,水到渠自成”。
②“自由退货”在国外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退换货现象无论对顾客还是对商家来说都习以为常。
提示两者都有“十分正常”“不足为奇”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强调的是正常性。“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多指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按道理上说的做。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不能自已 不由自主
①捧得金球奖的海伦,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激动到不能自已、热泪盈眶、语无伦次的地步。
②传媒改变了现代生活方式,文学也不由自主地受传媒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提示两者都有“不能控制自己”的意思,但使用的范围略有不同。“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多用在“激动”的场合。“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使用的范围较宽,可用在高兴时,也可用在悲伤时。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萧索 萧条
①萧索的晚秋景象总会引起人们伤感的情绪。
②每当危机来临的时候,经济萧条,市场冷落,大量的工人失业。
提示两者都是形容词,均可表示冷落而无生气,不兴旺。“萧索”侧重于强调缺乏生机、不热闹,多用于自然景物,或人对自然景物的感觉。“萧条”侧重于强调冷寂、不兴旺。另外“萧条”在表示经济上的衰落意义时,与“萧索”没有同义关系,不能替用。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点评:此句是文章的“文眼”。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来写。这既是文中景物的特点,也是作者的情感基调。我们在反复诵读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北国的秋爱得深沉,作者不仅喜爱它的“清”“静”,也喜爱它的“悲凉”,这反映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表达了作者以悲凉为美的独特的追求。当然,这种审美追求也折射出作者当时心情的苦闷、忧愁。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点评: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寥廓的天空是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仰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六)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四)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一单元 1沁园春 长沙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6.2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6.3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一单元 3大堰河——我的保姆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3 囚绿记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4 《诗经》两首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5 离骚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7 诗三首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8 兰亭集序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表达交流2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表达交流1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9 赤壁赋 .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2课件:表达交流4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