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散文之部 第4单元 阿房宫赋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散文之部 第4单元 阿房宫赋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散文之部 第4单元 阿房宫赋Word版含解析

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动词,统一;数词,一次;B项,动词,喜欢;动词,吝惜;C项,都是动词,拿;D项,名词,家族;动词,灭族。 【答案】 C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末语气词,不译。B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C项,名词,……的人;用在句首的发语词,引发议论。D项,都为介词,比。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A.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燕赵之收藏 【解析】 例句与B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作状语;D项,动词作名词。 【答案】 B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C.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覆盖)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文中是指宫内的天气状况) 【解析】 B项,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答案】 B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秦人不暇自哀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解析】 A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B项,被动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 【答案】 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导学号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选自《古文观止》)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B.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C.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D.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解析】 解答断句题时,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等断句技巧进行初步排除错误选项。由语段中的“……者,……也”判断句的标志,可以排除A、C两项。“宜”为动词“应该”,“然”是“宜”的宾语,不应断开,可排除B项,故答案选D项。 【答案】 D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古代的一种说明文体。是一种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表明看法、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 B.“兵革”指兵器及甲胄等军械装备。亦引申指军旅、军事、战争或兵将等。 C.“社稷”是指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太宗”皇帝庙号。开国第二位君主多以此称呼。如唐太宗、宋太宗。 【解析】 A项,“论”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答案】 A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然而“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指出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往往考虑不周到。 B.文章第二、三两段主要采用事例论证,由古及今,阐述了“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的道理。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