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7年春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6《日知录》三则.docVIP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7年春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6《日知录》三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7年春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6《日知录》三则

基础夯实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舛漏(chuǎn)     菑(zī) 畲(shē) 潢潦(huánɡ) B.摭拾(zhě) 剿袭(jiǎo) 绛紫(jiànɡ) 谀佞(nìnɡ) C.无稽之言(jī) 庶乎(shù) 襟(jīn) 裾(jù) D.名誉(yù) 誊写(tēnɡ) 润身(rùn) 刘挚(zhì) 解析B项,“摭”应读“zhí”,“剿”应读“chāo”;C项,“裾”应读“jū”;D项,“誊”应读“ténɡ”。 答案A 2.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乐道人之善也     道:说。 B.而其中小有舛漏 舛:差错。 C.士当以器识为先 器:器量。 D.摭我华而不实我实 摭:拾取。 解析A项,道,称道。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无稽之言,剿袭之说 B.欧阳永叔与学者言 C.皆以一生精力成之 D.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 解析B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马牛而襟裾 B.然则以文人名于世 C.焉足重哉 D.摭我华而不实我实 解析C项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称道。其他三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C 能力提升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课内文本,完成第5~8题。 《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之难》《文人之多》(具体内容见教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夫怪力乱神之事     怪:奇怪。 B.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 就:接近,触及。 C.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 尚:还,还是。 D.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足:值得。 解析A项,怪,怪异之事。 答案A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B项,①连词,表假设;②代词,他们。C项,①多么;②什么。D项,结构助词,的。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虽然立论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却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而且把重点稍稍落在了对写无益之文的批判上。 B.《著书之难》这则文字,以古证今,大有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之慨,表现了他复古主义的情调。 C.顾炎武说“文人之多”,是因为有些“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的人,滥竽充数,“自命为文人”。作者以“文人”称呼当时的文学之士。 D.《文人之多》引用古人论述,联系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来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解析在作者心目中,“文人”这一称呼是有其特定意义的,作为“文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识经术”“通古今”。 答案C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2)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 参考答案(1)若一定是古人未触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或许才能流传下来吧? (2)如此来看以“文人”身份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 (二)导学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廉  耻 [清]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①之武夫,皆本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