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10游褒禅山记.docVIP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10游褒禅山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10游褒禅山记

10* 游褒禅山记 课后训练案 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褒禅(bǎo) 庐冢(zhǒng) 奴仆(pú)  荒谬(miù) B.华实(huā) 窈窕(yǎo) 懈怠(dài) 瑰丽(guī) C.蛮夷(yí) 负疚(jiù) 迷惑(huò) 幽暗(yōu) D.渔父(fù) 谨慎(shèn) 罕至(hǎn) 梵语(fàn) 解析:A项,“褒”应读“bāo”;B项,“华”应读“huá”;D项,“父”应读“fǔ”。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漫:全都。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感叹。 解析:A项,“漫”是“模糊”的意思。 答案:A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①代词,那;②副词,难道。B项,①代词,“……的人”;②表停顿。C项,①表修饰关系;②介词,因为。D项,都表示递进关系。 答案:D 4.下列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③有泉侧出 ④而其见愈奇 ⑤则其至又加少矣 ⑥常在于险远 ⑦火尚足以明也 ⑧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⑦⑧ 解析:①②名词用作动词,③名词用作状语,⑥形容词用作名词,④⑤动词用作名词,⑦⑧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B 5.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浮图”,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后来又将佛教建筑中的高塔称为浮图。 B.“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古代有山的南面谓之阳、水的北面谓之阳的说法。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中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与“由山以上五六里”的“五六”同。 解析:D项,“由山以上五六里”的“五六”是约数。 答案:D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的。 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了。 C.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前进就越困难,而见到的景象就越奇妙。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选取的地方。 解析:D项,有两处翻译得不正确:一是“学者”,应译为“治学的人”;二是“所以”,在这里表原因。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 7.导学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B.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