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慧科搜索WiseNews资料库与小四探究式学习计划
周志堅、朱啟華、吳淑嫻、方志新 、關詠茵及梁雅達 (2008) 。慧科搜索(WiseNews)資料庫與小四探究式學習計劃。見布森祖、蘇詠梅編《綜合學習:理論與實踐(小學篇)》,頁177-198。香港:時信出版有限公司。
慧科搜索(WiseNews)資料庫在
小四探究式學習中的應用
周志堅、朱啟華、吳淑嫻、方志新、關詠茵、梁雅達
(嘉諾撒小學、香港大學)
引言
為 “透過刪減課程中過時的內容,創造更大的學習空間”(教育局, 2007),教育局將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習,嘗試將學校裡吸收的知識連繫到日常生活中。為期兩階段的個案研究在本港一所小學展開,以調查如何有效地將IBL融入在常識課程中。在每一階段,學生都有九至十星期預備發表一個他們自選的題目,而此題目必須是在那階段的常識課程範圍內。例如: 水污染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全球暖化、及伐林等,便是一些在大主題(「大地寶庫」下,學生選定的「子題」。
在每一階段中,學生根據在分組中選定自己的「字題」, 透過中其一種途徑(「慧科搜索」來搜尋相關資料, 而「慧科搜索」就正適合他們, 因為它包含了多方面由1998年起的資料, 如報紙、雜誌、期刊、電子新聞等。另外,「慧科搜索」每天從接近1000個內容供給站及超過500個最普及的網站更新其資料庫。其中許多的文章都不是在網上供免費瀏覽的, 有些其他的文章, 亦甚至不再供人觀看。「慧科搜索」之所以適合學生在常識科進行研習時使用, 就是因為其資訊充裕而多樣化。
本論文研究如「慧科搜索」等的網上資料庫,對幫助學生於IBL進行專題設計搜集資料時的實用性。因應目前的網上資料庫,及基於小學生慣常接觸的搜尋工具而言,一般的搜尋網上資料工具只用「雅虎」(Yahoo) 及「Google」,但具時事及教育性資料的資料庫,則未及「慧科搜索」般內容集中而詳盡、時事面濶,且儲存紀錄時間長,故內容十分符合作專題搜尋的作用。
學術研究回顧
教育局為 “透過刪減課程中過時的內容,創造更大的學習空間”(教育局, 2007),將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為能支持孩子就自己的資料搜集模式而設計的系統之必要性。同時,學生亦要接受有效的訓練,使他們正確使用互聯網,進而有效地學習。
一些研究孩子使用互聯網的報告指出,孩子們根本不會懷疑自己找到的資料。 Hirsh(1999)是研究年輕學生使用電子資源來進行資料搜集行為之學者,他發現孩子多以時事性話題作為衡量資料有用性的主要條件。Reuter Druin (2004)對孩子使用電子圖書館軟件的研究則發現,他們在搜尋及選取資料時,多用同一關鍵詞。在Bilal(1998)早期的研究中,可看到孩子鍥而不捨地使用兒童雅虎作搜尋工具,卻很難成功獲取所需資料,甚至乎是普通問題的答案,亦很難找到。
在Bilal (2000) 及 (2002)的研究中,用了Lotus ScreenCam 去記下所有孩子搜索資料的活動。 Lotus ScreenCam是一個會記錄、儲存及重演所有網頁活動的軟件。 研究發現, 孩子會同時使用「搜尋」及「瀏覽」兩種方法去完成一個需要找尋特定答案的作業。 64%的孩子在找尋訊息時, 都選擇使用關鍵字及實在的概念搜尋,而非盲目瀏覽。 相瀏覽%則揀選他們自認為適當的範疇l (2002)亦指出學校圖書館管理員和老師在孩子使用互聯網之前, 衡量他們批判思維的能力及使用甚麼搜索模式, 從而對孩子提供有效的資料搜集訓練之重要性。
這項研究十分強調「慧科搜索」對孩子們做探究式學習計劃時的重要性。 過往的研究多集中於北美州的兒童, 而此報告則研究中國孩子, 為本地的課程改革及執行,尋找新學習模式的依據。 研究設定了探究式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模式。 將來的研究, 則可嘗試比較不同等別的學校怎樣實施探究式學習,從而根據學生的需要作出修正。
研究方法
本報告研究了四班本地的小四學生, 總共141 人, 每班大概30-40人。調查分兩階段進行。 兩階段的研究構想原是:在常識科課程內,先由老師選取主題,並擬定母題(「大地寶庫」作是次IBL,配合校本「專題研習」,讓學生多方面搜尋資料,透過研習(個人及小組),建構知識。 及後, 老師計劃在第二階段讓學生嘗試根據自己的興趣,自行擬定主題(如,時事熱點)作第二次IBL。 透過兩階段學生表現的比較, 作為其中一方面學生在IBL中有關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 然而, 經老師檢討學生在第一階段完成的表現, 發現學生在掌握搜尋方法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他們亦未夠信心自主地決定母題, 加上老師亦較容易調控教學安排的關係, 故在第二階段選擇用「中國和香港的歷史」為母題進行研習。 畢竟這是一次行動中的研究, 老師需因應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和表現、學習效能及實際情況, 作出研究方法上的修訂。
在每一階段中, 學生都會分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