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_第7章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pptVIP

食用菌栽培学_第7章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栽培学_第7章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3.三级种 配方与二级种相同,装半瓶 先将二级种表面耳芽耙去,捣碎表面胶质层(含银耳菌丝,下层无银耳菌丝),耙取下层疏松层与之混合,取一小勺接种于三级种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 22-25℃培养15-20d 一瓶二级种可以接种40-60瓶三级种 2、培养料 必须新鲜,充分干燥,贮备环境要求清洁、通风,防止淋湿、发霉。配制时各种材料必须充分混合拌匀,当天配制入瓶(袋)。 栽培料配方:棉子壳83-90%,麦麸14-17% ,石膏2%,含水量52-58% 高温栽培少用麦麸,少用水;棉子壳含油粉多,少用麦麸.棉子壳棉绒少,通气性强,适当提高含水量 3、装袋 50×12cm(长×宽)的薄膜袋,50kg培养料大约可装400瓶或100袋,填料时紧实度适中,装料完毕清洁瓶(袋)口内外壁,用薄膜或牛皮纸密封瓶口,或塞上棉塞。袋装的把袋口扎紧,稍压偏,按一定距离打4个接种穴,穴宽2cm-1.5cm。 4、灭菌与接种 高压灭菌(压力1.372×105Pa,蒸气温度126℃左右,时间2h),或常压灭菌(100 ℃温度下保持10-12h),消毒后取出冷却,待料内温度降至30℃以下便可接种,每瓶菌种(750m1)可接60-80瓶或15-20袋。 5、发菌管理 接种后随即移入发菌室,排放在架上,菌瓶(袋)之间紧靠或重叠排列,以提高温度,促进菌丝生长,一周后随着菌丝生长加速,呼吸强度增大,它们之间应保持2cm距离,以利散热和空气流通,并且每隔3-4天将上下层菌瓶(袋)调换,以免因排放位置不同造成生长差异,并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感染了病虫害的及时淘汰。发菌期间保持23-25℃温度和70%左右相对湿度。 6、拱布通风 在适宜条件下,接种后10—12天菌丝已定植生长,并向四周蔓延,需要较多氧气,此时,应把盖在瓶口的薄膜除去,换上牛皮纸,或将贴在菌袋上的胶布掀起o.3cm左右大的小孔,让更多氧气进入容器。注意适当减少内部水分向外发散。 7. 撕掉胶布 幼耳形成后,需要更多氧气,应将菌穴周围的薄膜划几道短短的裂口,或者稍为剪去其周围的薄膜,或将盖在瓶口上的牛皮纸提高l0cm,当子实体长至直径达4-5cm时把纸撤离,袋栽的当子实体长到一定大小,并接触到胶布时,应立即将胶布撕去,以免妨碍子实体生长。 8、出耳采收 采收后随即用纸覆盖菌瓶(袋),停止喷水,3天后耳基渗出黄水时在覆盖纸上喷水,直至再生耳长出。 结耳期间保持22-26℃温度和80%-95%相对湿度。 注意以几个问题 ⑴从耳芽到出耳用水由多到少。 ⑵阴雨天少用水,耳黄多用水,耳白少用水。 ⑶适当开门通风。 图2 Tremella aurantialba Bandoni et 子实体大型,呈脑状,基部与基质连时,外层胶质,金黄色或橙黄肉质近白色,基部色泽深呈黄褐色。 示银耳科的几种代表 图3 Tremellacinnabarina(Mont.)Pat. [别名] 朱砂色银耳,子实体胶质,橙黄色至近硫J或褪至淡黄白色,由中空泡状瓤成。有锁状联芒实层遍生,形成一紧密的表层。 图4 Tremella lutescens Fr. [别名] 亚橙耳、金黄银耳,子实体单生。胶质,橘黄色至橘红色由白脑状皱褶至疏短叶状瓣片组成,成熟时有的裂片稍膨大中空。 图6 Tremella foliacea Pers.:Fr 子实体硬胶质,鲜时栗褐色至肉桂褐色,由蒲的叶状瓣片组成,干后暗褐色至黑褐色。菌丝有锁状联合。子实层生瓣片两面。 图5 Tremella encephala Pers. 子实体垫状至半求形。近无柄而有狭窄基部,外层硬胶质,淡黄色至淡黄褐色,内部为肉质纤维状白色的核心。干后为暗棕褐色至褐黑色坚硬粒状小块。 第七章 银耳 第一节 概述 一、名称及分类地位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别名白木耳、雪耳。 分类地位: 有隔担子菌亚纲(Phragmobasidiomycetidae) 银耳目(Tremellales) 银耳科(Tremellaceae)、 银耳属(tremella)。 二分布 :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银耳Tremella lutescens Fr. 三、生长习性 春秋生于栓皮栎、麻栎、蒙古栎、袍栎、杨、柳、桑、榆、拟赤杨、千年桐、悬铃木、杜英、乌桕等阔叶树枯木或倒木上。 可人工栽培 四 药用价值 1.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