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班小阅读PPT
社科类小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论述类文本出题范围;1.试题稳定性
2.内容陌生性
3.文本规范性
4.设题整体性
5.答案唯一性
6.思路确切性;现代文阅读;考什么;1.读——读原文。 (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快速阅读文章,同时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带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用铅笔圈出来。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2.审——审题干。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属于还是不属于、能还是不能,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如果要选的是原因或者依据也要搞清。
3.找——找原文。
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内容,即确定阅读区间。
4.比——比文题。 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仔细加比较,求同求异(比),确认对还是错。
(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2)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3)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口诀;常见命题方式分析;真题探究1;雷区一 整体与部分 (以偏概全);[2006四川卷]原文:“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2005年全国Ⅱ]“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真题探究2:;雷区二: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真题探究3:;雷区三 前期与后期(时态不清) ;真题探究4:;真题探究5:;?雷区五 因果倒置 ;真题探究6:;真题探究7:;雷区七 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真题探究8;真题探究9;真题探究10;雷区十 客观与夸大 (歪曲事实);真题探究11;雷区十 一 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高考语文“小阅读”干扰项设置方法;1、在范围上——部分与整体——以偏概全
2、在时态上——已然与未然——无时无刻
3、从趋势上——或然与必然——守株待兔
4、在时间上——先期与后期——先来后到
5、在主次上——主要与次要——不分主次
6、在关系上——原因与结果——因果报应
7、在对象上——言此与言彼—— 不分彼此
8、在性质上——肯定与否定—— 混淆是非
9、在客观性——客观与夸大——言过其实
10、在文本中——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高考语文“小阅读”正确项设置方法;【试题】 6题A.给海洋施肥是为了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个应对计划,它是由美国学者约翰·马丁首先提出来的。
【有效阅读信息】 美国海洋学家约翰·马丁首先提出了“海洋施肥”计划,以遏制二氧化碳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
;1.审清题意和要求
2.看清文中有没有
3.弄清概念莫发愁
4.修饰词语勿遗漏
5.“可能”“将来”不要丢;筛选,是对阅读文本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搜寻、辨别以及提取、认定的过程,筛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与题目要求进行比对的过程,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备手段;
整合,是按照试题条件,对信息分类组合、去枝存干的过程,是答题的重要技巧。 ;“要点”指作品或段落层次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归纳和概括的考查形式常表现为:
具体阐释与抽象理论的互换
形象描绘与直接表述的互换
对文中含蓄(抽象、复杂)的内容加以解说。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在文中明确提出的观点;二是作者没有明确表达出的意思,即隐含信息。
这个考点的考题也有两种类型:一是整体分析概括,即对全部材料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概括;二是局部分析概括,即对一人一事、一事一物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 ;词语类试题:
会定义这个词语,明确这个词语的本质属性和所属范围。能用活这个词语,理解这个词语的语境意义或特殊指向。;句子类试题:
把握所给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分析句子的结构关系,抓住各个解释选项中内容表述的侧重点。;文意类试题
常常表现为根据文章的重点内容加以正误判断或正误推断。
最常见的题型是:
①下列解说(表述)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②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不准确)的一项是;
③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不准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