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PPT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07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09年,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2010年,中国“嫦娥二号”卫??成功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我们对月球的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实战演练; 中国探月三阶段 第一期 绕: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第二期 落:2010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第三期 回: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探究二:(分组讨论);(2)实践的三个特点;材料一: 2012年2月6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清的全月球影像图,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思考: 我国发布的全月球影像图是如何获得的?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本草纲目》记载:“砒,大毒也。” 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已经获得了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前人实践的结果。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真正来源,也是唯一来源。 后人并不需要亲口尝砒霜,也可以获得砒霜有毒的认识,这是因为: ;材料二: 由于需要为“嫦娥三号”任务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嫦娥二号”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比“嫦娥一号”高出许多,能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嫦娥一号”的空间分辨率是120米,而“嫦娥二号”的则达到了7米,由此我国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的清晰度大大提高。 思考: 我国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的清晰度为什么能大大提高?这说明了什么道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三: 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曾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姮[héng] 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在《常娥》一诗中也曾写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我们熟悉的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吴刚和桂花树。而我国探月工程却一再证明,月球上有的只是大量的几乎覆盖了整个月面的环形山,既没有玉兔、桂花树,更不可能住着吴刚、嫦娥,那只是个传说。 思考: 我们是怎样证明古人对月球的认识只是“一个传说”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材料四: 研究发现,月球表面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氦3,初步估计有上百万吨。而利用氦3参与的核聚变发电向人类提供能源,是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解决将氦3运回地球这一问题的话,8吨的氦3就可以解决全中国一年的能源供应总量。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嫦娥二号”携带新型伽马射线谱仪奔月,更加精确地探测出月球上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而发现月球表面资源富集区。 由此可见,我国实施的探月工程,就是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作准备。 ;充满“诱惑力”的月球;;材料四: 研究发现,月球表面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氦3,初步估计有上百万吨。而利用氦3参与的核聚变发电向人类提供能源,是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如果能够解决将氦3运回地球这一问题的话,8吨的氦3就可以解决全中国一年的能源供应总量。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嫦娥二号”携带新型伽马射线谱仪奔月,将更加精确地探测出月球上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而发现月球表面资源富集区。由此可见,我国实施的探月工程,就是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作准备。 思考: 我国实施“探月”工程最终只是为了认识月球吗?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来源 认识发展的动力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分析下面俗语名言所包含的哲理: 1.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吃一吃。 3.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