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八 不等式
新课标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八 不等式
【考点预测】
本章知识的高考命题热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均值不等式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考查方式多样,在客观题中出现,一般只有一个选择或填空,考查直接,难度较低;在解答题中出现,其应用范围几乎涉及高中数学的所有章节,且常考常新,难度较高。
2.不等式证明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且多以解答题的一个分支出现,常与函数、导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题目往往非常灵活,难度高。线性规划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新热点,在考题种主要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当然,也可以实际问题进行考查。
3.预计在2014年高考中,对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不等式特别是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仍会继续渗透在其他知识中进行考查。对不等式的应用,突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特别是求最值问题、不等式证明问题,将继续强调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不等式与函数、数列、三角、解析几何的综合题型将会继续出现在高考的中、高档题中。
【要点梳理】
1.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均值不等式,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三者缺一不可;(3)一元二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4)比较法证明:作差比较与作商比较法;(5)分析法与综合法证明。
2.不等式的解法:
(1)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数轴标根法
(2)分式不等式解法;(3)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审题、建立不等式模型、解数学问题、写出答案.
对于不等式的应用题有两类:一类是建立不等式,解不等式;一类是建立函数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考点在线】
考点一 不等式的性质
例1.(2011年高考浙江卷文科6)若为实数,则“”是“”的( )
A. B.C. D.
练习2: 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科14)已知,且满足,则xy的最大值为 .
考点三 解不等式
高考要求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是研究函数和方法的重要工具,是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单调性、求反函数和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重要手段,“不等式的变形”是研究数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它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每个角落中(如函数、方程、集合、数列、平面向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导数等),其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转化的方法是: 超越式分式整式(高次)整式(低次)一次(或二次)不等式.其中准确熟练求解一元二次(一次)不等式是解其他不等式的基础,解一元高次不等式的有效方法是序轴法.此外,要重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不等式的解法是高考必考内容,直接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这类题小巧灵活,常考常新;但有时也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间接考查则更多,常以工具作用出现在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导数、解析几何,考查时重点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不等式.
例. (2011年高考辽宁卷理科9)设函数f(x)=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0,2] (C)[1,+) (D)[0,+)
练习3:(2011年高考广东卷文科5)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考点四 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是高考热点之一,考查内容设计最优解,最值,区域面积与形状等,通常通过画可行域,移线,数形结合等方法解决问题.
例. (2011年高考安徽卷文科6)设变量x,y满足,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1 (B) 2,2 (C ) 1,2 (D)2,1
设变量,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11 (B)10 (C)9 (D)8.5
考点五 不等式的证明
高考要求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不等式证明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加之题型广泛,涉及面广,证法灵活,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成为高考的热点问题.
例5.已知a,b∈R,且a+b=1.求证:
证法一:比较法,作差消b,化为a的二次函数,
也可用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实质与比较法相同.
证法二:(放缩法)∵, ∴左边=
=右边
证法三:(均值换元法)∵,所以可设,,
∴左边==右边
当且仅当t=0时,等号成立.
证法四:(判别式法)
设y= (a+2)2+(b+2)2,由a+b=1,有,
所以,因为,所以,即
故.
5. 已知,求证:≥.
【考题回放】
1.(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科4)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