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录二英国判例
附錄二:英國判例
翻譯:附錄~
節選自丹甯勳爵對Spartan steel v. Martin and Co.[1973]1 QB 27,36一案的判決。我認為實際上,經濟上損失的損害賠償是一個政策的問題。無論法院界定注意義務的界限,還是基於損害的大小來界定需賠償的損失的界限,經濟上損失的損害賠償實際上都是作為一種政策的考量,旨在于適當限制被告的責任。
在許多案件中,經濟上損失被認為不需要賠償,被告亦不對原告負有義務。因此,在一起由於一方過失而導致的交通事故中,該過失司機僅對傷者承擔責任,而對其僕人不承擔責任(參閱Best v. Samuel Fox and Co. Ltd [1952] AC 716,731一案),對其主人亦不承擔責任(參閱Inland Revenue Commissioners v. Hambrook [1956] QB 641,660一案),對任何因與傷者有契約關係而遭受經濟上損失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參閱Simpson and Co. v. Thomson (1877) 3 App. Cas. 279,289一案),對任何因為該交通事故僅遭受經濟上損失的人都不承擔責任(參閱Kirkham v. Boughey [1958] 2 QB 338,341一案)。同樣,當財產由於他人過失而遭到損害,該過失侵權人僅對該動產所有人或持有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而不對僅因契約而使用該動產或者因為契約而取得對該動產期待權的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參閱Elliott Steam Tug Co. Ltd. v. Shipping Controller [1922]1 KB 127,139一案, 和 Margarine Union GMBH v. Cambay Prince Steamship Co. Ltd [1969]1 QB 219,251-2一案 )。
然而,在另一些案件中,被告看起來似乎顯然需要對原告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由於這種經濟上損失太輕微而不需要賠償。以Blackburn J.提供的 Cattle v. Stockton Waterworks Co. (1875) LR 10 QB 453,457一案為例,水庫溢出的水淹沒了數人正在作業的煤礦,礦工因此而受損的工具和衣服需賠償,但他們因此而損失的工資卻不能得到賠償。同樣,當被告的船隻過失撞沉了被拖船牽引的船隻時,儘管過失船隻對拖船和牽引船負有相同注意義務(出於航行中的合理注意),但拖船的所有人卻不能請求過失船隻賠償他的拖船報酬損失(參閱Société Anonyme de Remorquage à Hélice v. Bennetts [1911] 1KB 243,248 一案)。在這類案件中,如果原告或其財產確遭到物理上的損害,他本可以請求賠償:但是,由於他僅僅遭到經濟上損失,因而無權請求損害賠償。我認為,這是因為該損失在法律上被認為太輕微(參閱King v. Phillips [1953] 1 QB 429,439-40)。
另一方面,在一些案件中,經濟上損失本身需要賠償,被告顯然對原告負有義務,且損失並不輕微。例如當一船隻過失撞到另一船隻,使其遭到損害並導致船上貨物不得不卸船重裝。過失船隻需對貨物所有者承擔責任,賠償其卸船重裝的花費,因為這種損失並不輕微(參閱Morrison Steamship Co. Ltd v. Greystoke Castle (Cargo Owners) [1947] AC 265一案)。同樣,當銀行家過失給客戶一個參考,客戶實踐後造成了損失,這種注意義務是顯然的且損失並不輕微(參閱Hedley Byrne and Co. Ltd v. Heller and Partners Ltd [1964] AC 465 一案)。
對這些案件考慮得越多,我越發現難以將其歸入合適的類型。有時候,我說:“沒有責任。”在有些案件中,我又說:“損失太輕微。”如此以至於,我認為是時候拋棄這些令人難以捉摸的考量了,對我來說,這樣看起來能更好地考慮手頭這些案件中的特殊關係,以及經濟上損失賠償與否的問題能否作為一種政策。因此,在Weller and Co. v. Foot and Mouth Disease Research Institute [1966] 1 QB 569一案中,不管是否有注意義務,不管損害是否輕微,拍賣商的經濟上損失都不需要進行賠償,同樣在Electrochrome Ltd v. Welsh Plastics Ltd [1968] 2 All ER 205一案中,原告工廠遭受的經濟上損失(由於消防栓的損害)亦不需要進行賠償。
回到本案中的法律關係,這是一個普通的事件。當事人關注的是:電力公司有維護本地區電力供應的法定義務,本地區居民,包括該工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