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周凡老师计算机图形学课件lecture1
计算机图形学 周 凡 副教授 isszf@mail.sysu.edu.cn 2010年9月 一、计算机图形学概述 1.1 引言 1.2 计算机图形系统 1.3 图形输入输出设备 1.1 引言 一. 什么叫计算机图形学? 二. 应用 三. 发展 计算机图形学定义 计算机图形学: 是研究图形生成(Creation)、图形绘制(Rendering)和图形处理 (Manipulation)的一门学科。 Technically, it’s about the production, manipulation and display of graphics using computers. 计算机图形学定义 C.G.——对非图形信息产生图形 I.P.——对图象采用增强、变换等技术进行处理 增强(对比度):对暴光过度或不足,以及模糊的图象进行处理。 变 换: 一幅亮度范围宽的图象—两种亮度的图象—线条状图形 P.R.——对图象提取特征、予以分类和描述关系,再进行模式匹配 C.G.、I.P.和P.R.之间的区别 1.1 引言 一. 什么叫计算机图形学? 二. 应用 三. 发展 奥迪效果图和线框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CAD/CAM) 基于工程图纸的三维形体重建 定义:从二维信息中提取三维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综合等一系列处理,在三维空间中重新构造出二维信息所对应的三维形体,恢复形体的点、线、面及其拓扑关系,从而实现形体的重建 优势:可以做装配件的干涉检查、以及有限元分析、仿真、加工等后续操作,代表CAD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医学领域,可视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是机械手术和远程手术的基础 将医用CT扫描的数据转化为三维图象,帮助医生判别病人体内的患处 由CT数据产生在人体内漫游的图象 可视化的前沿与难点 可视化硬件的研究 实时的三维体绘制 体内组织的识别分割——Segmentation 3.真实感图形实时绘制与自然景物仿真 计算机中重现真实世界的场景叫做真实感绘制 真实感绘制的主要任务是模拟真实物体的物理属性,简单的说就是物体的形状,光学性质,表面的纹理和粗糙程度,以及物体间的相对位置,遮挡关系等等 4. 计算机动画 计算机动画近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商业广告、影视特技/片头、动画片 教育、军事、飞行模拟等 分类 二维动画 图象变形 形状混合 5. 用户接口 (User Interface) 用户接口 用户接口是人们使用计算机的第一观感。一个友好的图形化的用户界面能够大大提高软件的易用性 图形学已经全面融入计算机的方方面面,很多软件几乎可以不看任何说明书,而根据它的图形、或动画界面的指示进行操作 1.1 引言 一. 什么叫计算机图形学? 二. 应用 三. 发展 发展历程 系统软件 应用程序: 需要执行的指令序列 应用数据结构/模型:全面描述对象的特点 图形系统: 完成实际功能,是与硬件的接口 等离子屏幕显示器 由一个细小氖泡矩阵组成,由于氖泡有两种状态:开启(点燃)、关闭(熄灭),且状态可保持。分为 1)前层:垂直导线 2)中层:细小氖泡 3)后层:水平导线 应 用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 发 展 开创阶段(50年代~60年代) 50年代 1950年,第一台图形显示器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旋风I号(Whirlwind I)计算机的附件诞生了 1958年,美国Calcomp公司由联机的数字记录仪发展成滚筒式绘图仪,GerBer公司把数控机床发展成为平板式绘图仪 50年代末期,MIT的林肯实验室在“旋风”计算机上开发SAGE空中防御体系 迅速发展阶段 (60年代初~60年代末) 发 展 60年代 1962年,MIT林肯实验室的I. E. Sutherland发表了一篇题为“Sketchpad:一个人机交互通信的图形系统”的博士论文 1962年,雷诺汽车公司的工程师Pierre Bezier 提出Bezier曲线、曲面的理论 1964年MIT的教授Steven A. Coons提出了超限插值的新思想,通过插值四条任意的边界曲线来构造曲面。 降低成本阶段 (60年代末~70年代初) 发 展 存储管显示器出现,大大降低图形硬件系统成本。 70年代初,出现一批通用的、可移植的软件系统。 存储管显示器的结构 发展成熟阶段 (70年代初~80年代初) 发 展 光栅扫描显示器得到推广。 出现许多新型的图形输入设备, 如各类图形输入板,坐标数字化仪,跟踪球,鼠标器等。 GKS、PHIGS等国际标准的建立。 光学跟踪球 PHIGS 发 展 向应用程序提供的控制图形设备的图形系统接口; 图形数据按层次结构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