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农业理论与应用 农业生态学的定义 农业生态学的性质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 农业生态学的产生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3)中国生态农业模式 ①生态农业模式分类: A)立体开发模式 B)循环生产模式 C)递进扩展模式 ②生态农业模式介绍 A)稻田生态耕作模式; B)“六个一”加“三配套”模式 C)稻菇、稻菜复合生态模式 D)果、稻、桑、鱼、猪模式 E)种、养、加模式 F)稻、鱼共生模式 G)玉米套种竹荪模式 H)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2)投能水平影响 从总体上讲,投能水平与能量转化效率存在一个最适值。在低于最适值范围内,随着投能水平的增加能量转化效率提高;投能水平超过最适值后,随着投能水平的增加能量转化效率下降。 这里应指出的是:投能水平的最适值又受到投能结构和投能方法的影响。 (3)投能结构影响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有机能与无机能比例为1.35至8.83之间。一般生产水平越低,此比例越大。投能结构(有机能/无机能)与产投比(能量转化效率)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 产投比 有机能/无机能 投能结构与产投比关系示意 3.06 6.78 Y=0.5324+0.5767X-0.059X 投能结构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无机能与有机能在总辅助能中所占的数量或比例;其二指各项农业增产措施的人工投能数量及其占总辅助能的比例。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 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包括 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提高 食物能转化效率。 3)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 A、选用高光效作物及其品种 B、尽量扩大绿色植物覆盖率 C、实行水平空间的立体种植 D、强化良种良法良制配套 (1)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2)提高食物能转化效率的途径 A、改进次级生产者结构 B、实行科学喂养 C、减少维持消耗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 2、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3、保持农田养分良性循环的途径 4、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大环境问题 1、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 1)物质循环的库、流与生物量 2)周转率与周转期 3)循环效率 1)物质循环的库、流与生物量 物质循环库即是指物质在循环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或贮藏的场所。 物质循环流即是指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状态。 生物量即是指在某一特定观察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又称现存量。 动物库 植物库 土壤库 周转率(R)即是指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库)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的量(FO)或流入的量(FI)占库存总量(S)的比值,即 R=FO/S或FI/S FO S R= or R= FI S 周转期(T)即是指某组分的物质全部更换平均需要的时间。 2)周转率与周转期 3)循环效率 EC=FC/FI FC FI 循环物质(FC) 占总输入物质 (FI)的比例, 称物质的循环 效率(EC)。 当农业生态系统中某一组分的库存物质,一部分或全部流出该组分,但末离开系统,并最终返回该组分时,系统内发生了物质循环。 2、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1)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 2)养分的基本情况 3)我国农田养分循环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是养分循环。明确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输入与输出及其平衡状态,便能基本上把握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土壤有效养分库A 土壤有机物库B 牲畜库L 植物库P 系统 外输入 输出系统外 自然损失 土壤矿物质库C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图 1)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 2)农业生态系统养分的基本情况 在相对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中,系统整体及其各分库的养分种类和数量大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实践中要了解某种养分在各库中的平衡状态,必须先求出该养分的净流入量和净流出量。两者相等,则平衡;两者不等,则或多或少。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的分布主要分布于植物库,牲畜库和土壤库。养分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沿着31条路径进行。但通常人们选定一年为时间标准来计算养分循环转移量。 3)我国农田养分循环特点与现状 我国农田土壤养分循环特点 (1)数量上大进大出,但 与生产水平有关;(2)涉及面有大有小,但与市场程度有关; (3)能否动态平衡与生产方式有关 (3)南方稻田N和P盈余,而K常亏损。 (2)北方农田N、P、K等各种营养物质严重亏损。 (1)C/N比降低,有机质含量下降 我国农田土壤养分循环现状 3 保持农田养分良性循环的途径 1)合理搭配种植归还率高的作物 2)实行合理轮作(水旱,多作物)3)建立良性循环体系(种养加) 4)非耕地区域养分富集转移输入 5)系统外养分输入补充。 4 作物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大环境问题 1)工业“三废”危害 3)农药污染与防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红书种草训练营课件.pdf VIP
- 西药二2017-孟定4月.docx VIP
- 西药综合:6月月考.docx VIP
- 干细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进展与展望.pdf VIP
- 2025乡关于“十五五”时期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建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 -公务礼仪商务礼仪培训-公务礼仪培训.pdf VIP
- 2025年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文化管理方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服装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案.docx VIP
- 西药综合:4月月考.docx VIP
- 2.3+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教学课件)地理中图北京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