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学会交往导学提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学会交往导学提纲

第三单元 学会交往导学提纲 3.1.1 《我和父母》导学提纲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家庭的构成及其重要作用;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1、由父母和儿女组成,是两代人的 家庭,有的家庭是几代人组成的 家庭。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 家庭、 家庭等。不同的家庭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有 之间的相互关爱 ,都有 。 2、孝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 3、孝敬父母不仅是 ,也是 。 (二)宏观部分 1、家庭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 2、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3、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三、交流探究 讨论:在你的心目中,“家”还能被比喻成什么?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是如何孝敬父母长辈的? 四、回归生活 从前有位母亲,她有7个女儿.有一次,母亲因事一个星期才回来.当母亲走进家门,女儿们十分亲热地围了上来。大女儿说:“我思念您就像种子盼望阳光一样。”二女儿说:“我等您就像干旱的土地盼望甘霖一样。”老三说:“我想您都想得哭了,就像幼小的雏鹰想念老鹰一样。”“没有您我感到非常痛苦,就像蜜蜂没有花儿一样。”四女儿抢着说道。老五说:“我梦见了您,就像玫瑰花梦见露珠一样。”“我望眼欲穿地张望您,就像樱桃园张望夜莺一般。”六女儿说道。只有小女儿什么也没说,她为母亲脱下靴子,并为她端来一盆洗脚水。 ①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②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怎样来孝敬父母? 五、反思总结、自我评价 答案: 二、自主学习 (一)微观部分 1、核心 。大,单亲,收养。 亲人 ,温暖的血缘亲情。 2、道德要求,法律要求 。 (二)宏观部分 1、①家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②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③家是人生的港湾。 2、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对子女的奉献是无保留的;②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子女回报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3、①体谅、关心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和苦恼,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②长大成人时,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三、交流探究 四、回归生活 ①孝敬父母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不能只说不做。?②A、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与期待。对父母正确的话要听,正确的要求要努力去做;不正确的话和要求要耐心与父母说明等。B、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不做违纪违法的事,努力学习,安全行事,信守承诺,健康成长。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多做些家务事,经常主动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事多和父母商量。做错事主动检讨,不逃避责任等。C、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有时间时多与父母说话。当父母健康有问题时,应多关心,并主动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当父母心情不好时,要想办法多安慰等。 3.1.2《我和父母》导学提纲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 “ ”发生了。 2、化解“爱的冲突”的办法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双方的 与 。 (二)宏观部分 1、“爱的冲突”危害及后果? 2、如何化解“爱的冲突”? 三、交流探究 1、请阅读课本P44-45的场景,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也许有过类似的经历,请以小组为单位把解决办法写下来,越多越好。 四、回归生活 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在家庭生活方面存在诸多烦恼,有调查结果如下:独生子女反感父母太关心。 93.8%的上海青少年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感到满意,与父母的关系较为融洽。而在对家庭生活不满意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不满的比例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中17.7%的不满意者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青少年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的解决办法中,有1/4的青少年采取了“阳奉阴违”的态度,这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极为不利。 (1)你能够举出“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事例吗?(至少两件)这种反感其实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什么心理?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xxk.Com]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为什么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养成极为不利? [来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