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词五首》第二课时.docVIP

[中学联盟]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词五首》第二课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词五首》第二课时

九年级 九年级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钟 毅 授课时间 910月19日 课题 24、《词五首》 授课类型 新 授 课标依据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一、教材分析 《武陵春》写于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年)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年)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来源:学科网] 这篇课文是五首词,这五首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比较它们的风格差异,理解婉约与豪放两种不同的词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知识与[来源:学科网] 技能[来源:Zxxk.Com] 积累文学常识,了解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过程与 方法 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归纳词的共同特点,感悟豪放派、婉约派的词风。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五、教法学法 朗读,结合注释翻译,教师情感点拨。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渔家傲》、《江城子》 一、导入新课 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二、学习《渔家傲》、 1、解题 渔家傲,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范仲淹(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塞sài 嶂zhàng 浊zhuó 燕yān 羌qiāng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衡阳雁去 写景:塞下秋景 四面边声 荒僻 (异) 千嶂里 长烟落日 浊酒一杯 燕然未勒 抒情:壮士秋思 羌管悠悠 人不寐→将军、征夫 思乡、爱国、 5、思考 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三、学习《江城子》 1、解题 江城子,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这是作者于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猎liè 擎qíng 貂裘diāoqiú 卷juǎn 鬓bìn 挽wǎn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叙事:老夫┄少年狂 左 右 帽裘 千骑 为报┄随太守 射 看 酒酣胸(宽)胆(壮) 抒情:鬓(白) 何妨! 会挽雕弓 西北望 射天狼 渴望被重用、爱国 5、思考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