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全套精品课件 心境障碍教学资料讲义.pptVIP

《精神病学》全套精品课件 心境障碍教学资料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自杀与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15%死于自杀; 自杀者30%以上有抑郁; 关于自杀的几个名词: 自杀观念和行为 自杀未遂 自杀姿态 扩大自杀 临床发作其他类型: 双相障碍:抑郁+躁狂 快速循环发作和混合性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 (dysthymic disorder) 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 常伴焦虑、躯体不适感、失眠 持续2年以上 相同点 不同点 抑郁症 1、持续心境低落 2、躯体主述多 1、病程2周以上 2、社会功能影响较重 3、多有生物学症状 4、自知力不全或无 5、自杀较多见 恶劣心境障碍 同上 1、病程2年以上 2、社会功能影响较轻 3、很少有生物学症状 4、自知力存 5、自杀很少见 四、病程和预后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 心 境 障 碍 温医附一院 赵永忠 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 ——— 情感性精神障碍 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大部分有发作倾向。 包括抑郁症、躁狂症、双相障碍等 抑郁症无人能幸免 --包括名人 新浪讯:张国荣1日晚间6时41分从香港中环文华酒店16楼坠楼身亡,被送玛丽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终年46岁……   警方事后在他的身上发现一封遗书。据《苹果日报》消息,遗书只有寥寥五十余字,内容为:“Depression(沮丧、抑郁)…… 玛丽莲·梦露(美国影星) …… 在与抑郁症的抗争的名单之中,有几位是举世瞩目的人物: 狄奥多·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1882-1945年) 文斯顿·丘吉尔(英国两任首相,1874-1965年) 瓦尼斯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得主,1899-1961年)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疾 病 负 担 历 史 公元前 8世纪忧郁的临床描述 公元前 4世纪希波克拉底创用了“忧郁”描绘抑郁症 公元前1世纪 Soranus发现了抑郁和躁狂发作时的联系 1882年 德国Kahlbaum首先提出抑郁和躁狂是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 1896年 Kraepelin 命名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并沿用至今。 1957年 Leonhard提出单相和双相分类概念。 患病率 西方国家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一般为3% ~25%。 1982年全国流调 ---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076%, 时点患病率为0.037%。 1992年全国流调---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083% 时点患病率为0.052%。 近年来调查---抑郁症和恶劣心境的时点患病率0.96%,总患病率1.15% 原因 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 疾病概念、诊断标准不同 调查采用的统计方法、工具不同 特点 躁狂的患病率和发病率远低于抑郁; 双相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低于单相。 抑郁症患者,女性高于男性。 8例患心境障碍 母亲的寄养子 118例无心境障碍 母亲的寄养子 寄养子研究 3例患心境障碍 8例患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中,遗传因素 相较环境因素更重要 (二)神经生化改变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NOREPINEPHRINE RECEPTORS presynaptic alpha 2 autoreceptor postsynaptic alpha 2 receptor postsynaptic beta 1 receptor alpha 1 receptor 5-19 Stahl S M,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0) (四)GABA 假说 (一) 5-羟色胺 5-HT功能活动↓——心境↓——抑郁 5-HT功能活动↑——心境↑——躁狂 (二)NE假说 NT功能活动↓——心境↓——抑郁 NT功能活动↑——心境↑——躁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