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__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要

顾恺之-女史箴图 第三节 魏晋 3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性之不猸,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 顾恺之-女史箴图 第三节 魏晋 3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第三节 魏晋 3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孝子棺线刻·郭巨埋儿(南北朝) 想一想 第三节 魏晋 3 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除了具有欣赏、还具有什么功能?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谢 谢 ! 顾恺之-洛神赋图 第三节 魏晋 3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小 结 5 以形写神---顾恺之特别注重的是人物画的“传神”。“以形写神”在阐明传达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又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他认为临摹时要对原作进行深刻理解,才能自然而然而准确地再现。提出:“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具变矣。” 顾恺之-列女传仁智图 第三节 魏晋 3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 第一节 绘画艺术 1 【名称】列女仁智图 【类别】书画 【年代】东晋 【文物原属】顾恺之作品 【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简介】绢本,墨笔淡着色,纵25.8cm,横417.8cm《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之作。 根据《列女仁智图》中保存有较多的汉代风俗,以及其构图形式的古朴,推测此卷的原本应当出自于东汉时代,而祖本则为刘向所创。剔除后世在反复传摩中所附加的痕迹,仍然能透视二千年前汉代宫廷绘画的艺术光辉。其人物线条粗犷流畅,造型准确。特别是对妇女的描绘,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尤为绝妙。构图布局则与汉画像石一脉相承。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陆探微 第一节 绘画艺术 1 南朝刘宋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画中人物个个形象瘦削,体质赢弱,宽衣博带,姿态滞洒,无疑是反映这一审美时尚的典型作品。 陆氏画风在艺术表现上,笔迹劲利,讲求骨气用小性之美,亦与当时的审美风尚相关。前文所引“顾得其神”、“陆得其骨”,正是指陆探微绘画既得线条的力度之美,又得表征内在生命的“气”的刚性之美。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张僧繇 第一节 绘画艺术 1 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不同于顾恺之、陆探微的“笔迹周密”的“密体”风格,张僧繇则使“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章 礼仪与教化 * 1974年,临潼区闹旱灾,西杨村杨志发和3个杨姓村民一道替生产队打井灌溉农田,杨志发在井下挖土,其他人在井上提土。杨志发一镢头挖下去,挖到了一个硬东西上。土块落地,井壁露出一个黑东西,再挖,挖出了一个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井上3个人看到运上来的一个残俑头,认为是不吉祥的预兆(据说,以前也有村民挖出过残俑,都是偷偷地把泥坑填埋原状,再也不敢向任何人透露),都撒腿溜了。杨志发就将俑头和陶片装了两个架子车,星夜拉到县里,交给县文化馆。 始作俑者 兵马俑开始发掘了,而发现并报告者杨志发的日子却难过了。西杨村的人们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文物,认定挖出了那么多的“鬼人”来,决不会是什么好事,这都是杨志发造的孽。白眼、冷语、赌咒全来了。 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一个小时瞬间消尽,化作白灰 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一个小时瞬间消尽,化作白灰 他们全是神话人物和英雄人物,如美神阿芙罗狄特、智慧女神雅典娜、亚历山大大帝、罗马皇帝屋大维等等。更有甚者,在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中“一些抽象的思想——成了艺术的主题。”这就是说这些人物雕塑不仅仅表现着人物本身,而是在人物雕塑的背后隐藏着诸如胜利、和平、疯狂等一些抽象的观念。比如说阿帕农神庙中的雅典娜雕像就是胜利的象征。这在中国的雕塑中是没有的,中国的雕塑都是表现着活生生的、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人物。  在雕塑的风格方面,秦汉时期中西雕塑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总体说来,中国雕塑的风格是朴实、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