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景颇族传统婚姻习俗景颇族传统婚姻习俗景颇族传统婚姻习俗景颇族传统婚姻习俗
景颇族传统婚姻习俗
相传 ,古时候 ,在景颇族 的家庭 中,女子在经济上
和社会关系上 占支配地位 ,男人则处于被支配地位 。这
样就形成 了以女子为 中心的母权制 氏族公社 。在婚姻嫁
娶 中,男人是被女人讨娶 的对象,男人 出嫁 的行为被习
惯地称之为 “郎夺 ” )。在 母 权 制 的婚 姻 家 庭
中,从事农业 、饲养家畜和管理家务 ,均 以妇女为主 ,
担负看守家 门、养儿育女、炊事 、纺织等家务事 。男人
主要承担着重体力的劳动 ,如 :垦荒种地 、起房盖屋 、
放牧 、狩猎等 ,并同时担负着社会交往 、兵事 、祭祀等
社会活动 。
据传 ,在母权制 的婚姻关系中,男人 “郎夺 ”时,
由于生产生活上的需要 ,往往要带上许多 “陪嫁物 ”,
如 :犁 田耕地工具、大小砍刀、茶具、狩猎工具等 。既
使 已走到半路 ,只要发现有被遗忘 的 “嫁妆 ”,也会返
回给予补上 。否则出嫁途 中的男人 ,就会与前来迎亲的
女人们讨价还价 ,甚至赖着不肯移挪一步 。无论迎亲的
人们怎么劝说和催促 ,但 出嫁途 中的男人满足 自己的要
求才肯前往 。
由于 “郎夺 ”的婚姻行为过于繁琐 、复杂 、误时,
逐渐 引起女人们 的厌烦和反对 。据说 ,有一个男人 “郎
夺 ”时,太 阳已偏西 ,但 已准备嫁行的男人 ,总是没能
找齐 自己的 “嫁妆 ”,忽而说遗忘 了烟盒 ,忽而称 尚未
把犁 田用 的 “弯担 ” (犁 田时套在牛脖上 的器具 )和绳
索带上等 。这种没完没 了的罗嗦现象 ,激起其姐 (
“木 镜 ”)和 其 妹( “木 界 ”)的 强 烈 不 满 。于
是 “木镜”和 “木界”,便命其弟 (哥)停止 “郎夺”,
留在家里赡养父母、管理家务,双双便 以 “毕罗” (
女子出嫁 )的形式,只带上一只花篮和 “乌 图乌旺”
,纺线器具),抢先跑到 自己所喜欢嫁给
的男人家 ,分别建立 了婚姻家庭 。接受该两女为媳 的家
庭 ,为避开人们 的议论 、嘲笑和 习俗 的反对 ,当家长 的
便让 尚未达到婚龄 的儿子男扮女装 ,蒙混人们 ,偷偷地
把跑到家边躲藏在草丛 中的女人牵入 自己的家 ,与 已达
到婚龄 的儿子结为夫妻 。
“木镜 ”和 “木界 ”分别建立婚姻家庭后 ,夫妻和
睦相 处、 女满堂 、丰衣足食 ,成为 了被人们羡慕 的家
庭 。因此 ,在母权制社会 的后期 ,人们开始忽视和废弃
“郎夺 ”的习俗 。但女人主动跑到男人家里建立婚姻家
庭 的行为仍还视为 “连老母猪见 了也会讥笑 ”的事情 ,
总是遭到保守人们 的冷淡和嘲笑 ,甚至遭到舆论上 的谴
责和反对 。后来 的女人们 ,在 “毕罗 ”中,因一时未能
适应颠倒 的婚姻行为 ,为避开人们 的嘲笑 ,仍需男人们
从野外偷偷拖走 ,建立婚姻家庭 。由此 ,在景颇族 的婚
姻关系 中,男人讨娶媳妇 ,首先把 自己物色认定的女
子从野 外拖走 ,然后牵过草桥 ( )举行婚礼。
这种 习俗经人们 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直延续到近代 ,
甚至某些具有特色的程序,仍延用至今 。
据 调查 ,景颇 族 的婚姻 习俗 ,经过 不 断演 化和 发
展 , 姻过程 的模式和程序 ,逐步形成 了正式婚姻与非
正式婚姻两种传统模式 。
一、正式婚姻 的基本程序
“迷有阿抗栋 ” 。即 :结婚 男
子的母亲,向自己的父母或哥弟请示讨娶儿子 的媳妇。
在景颇族的人际关系和婚姻关系中, “勐” (
仗人种 )在 “莫” ”,姑爷种 )的心 目中是至高无
上 的。有 “见 了 ‘勐 ’的脚 印得喂水 ,见 了 ‘勐 ’的手
印得 喂食 ”之说 。因此 ,无 论是在起 房盖 屋 、逢年 过
节 、婚姻嫁娶 、丧葬 ,还是在一般 聚众场所或解决 民事
纠纷案件 中, “勐 ”均受到特别 的尊重和宽待 ,特别是
遇到结婚办喜事时,没有 自己的 “勐 ”的许诺和承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