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传染流行病学.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传染流行病学

* 2000年通过WHO Polio-free证实 乙肝预防取得巨大进展 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1995年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对中西部12省乙肝疫苗接种提供费用补助 1999年利用GAVI项目和中央财政资金对中西部乙肝疫苗实施免费 2002年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乙肝疫苗的使用保护了8000万儿童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麻疹发病率较计划免疫前降低了97% 白喉发病降至个位数,破伤风、百日咳发病率显著下降 3 建立预警制度 4 5 严格相关管理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加强监测 预防为主 1 2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4 一、传染病防治策略 措 施 具 体 的 方 法 传 染 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 制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切 断 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 保 护 锻炼身体,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防护,实行计划免疫 二、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一)对传染源的措施 二、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1955年7月5日,卫生部公布《传染病管理办法》,法定传染病2类18种。 1955年9月6日,新增7种,法定传染病2类25种,其中甲类3种,鼠疫、霍乱、天花。 1989年9月1日,我国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3类35种,传染病管理走上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制道路。 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发布《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1.报 告 (一)对传染源的措施 二、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2.法定分类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I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一)对传染源的措施 二、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3.报告 甲类(包括乙类中艾滋病、肺炭疽) 城镇 2h内 农村 6h内 乙类 城镇 12h内 (2)报告时限 农村 24h内 丙类 24h内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受到甲类、传染病爆发、流 行的报告后,于2h内报告卫生部。 (1)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 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 法定报告人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 :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 (二)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二、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消毒:用理化、生物方法杀灭和消除传播途径上(环境中)的病原体。 (三)对易感者的措施 二、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