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材教法简介2.ppt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材教法简介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材教法简介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教材教法简介 (二) 湖南省高考 1? 微生物的利用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专题2---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专题2---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3)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2?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专题6----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2)植物的组织培养 专题3----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教学顺序建议 首先: 果酒、果醋、腐乳制作 (原理好理解;装置简单、场地不限;过程不复杂;出产品,易引发兴趣) 第二 微生物培养与应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实验室条件要求高;有难度,需学校创造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完成。) 第三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实验室条件要求高;技术复杂;需创造条件) 最后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本模块教学设计 一般, 教师引入 学生阅读、自学,小组讨论 教师释疑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教师审核,指导修改 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 学生实验、记录,获得产品 评价 讨论延伸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实践 性、技术性和时代性。 本专题突出基础性和技术性。 操作技术基础 ——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技术 研究材料基础 发酵工程基础 2.基础知识和方法:(要点) 培养基配方(固体、液体培养基的制作) 培养条件 无菌技术(灭菌、消毒) 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倒置) 纯化大肠杆菌(菌落、平板划线、稀释涂布法) 教师帮助分组并确定小组长 (1)提前准备:配制液体、固体斜面培养基并灭菌;大肠杆菌液体(斜面)培养。 (2)第一课时:学生活动及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讲解(培养基大体成分、种类和用途、微生物培养分离的操作及基本原理) (3)第二课时:灭菌、倒平板、平板划线 (4)第三课时:稀释涂布法 (5)第四课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讨论 注意 平板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的原因 一旦划破,会造成划线不均匀,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二是存留在划破处的单个细胞无法形成规矩的菌落,菌落会沿着划破处生长,会形成一个条状的菌落。 平板划线的操作方法 交叉划线法 连续划线法 2.基础知识和方法 尿素被植物利用的机理 筛选菌株(选择培养基制备) 统计菌落数目(统计活菌数) 设置对照实验 实验设计(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微生物培养与观察) 操作提示(无菌操作) 鉴定原理 使用专一的培养基,培养分离专一的细菌(能产生脲酶的细菌)    使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鉴定)检知酶(脲酶)所催化的反应。 说明测定细菌数量的原理与方法 (1)提前准备: 选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可与前一实验协调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土样 (2)第一课时: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讲解相关知识(如选择培养基、设置对照等);学生设计实践方案 (3)第二课时:稀释菌液制备和涂布分离、微生物培养: (4)第三课时:菌落计数、鉴定(酚红指示剂) (1)琼脂和琼脂糖 琼脂是一种未被纯化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琼脂糖和琼脂果胶,还含有少量的含氮化合物及其它有机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琼脂作为微生物固体培养基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其优点是: ①其主要成分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②可使培养基固化 ③不影响培养基中其他营养物质被细菌吸收 (2)酸碱指示剂 尿素在被脲酶催化分解前是中性的,由于尿素在脲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了NH3,溶液会呈碱性。本实验中,酚红作为酸碱指示剂被添加到了培养基中,其变色范围是pH6.4~8.2,在酸性情况下呈黄色,碱性情况下呈红色。 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一段时间后,由于细菌产生的脲酶向周围扩散,将培养基中的分解,产生的NH3使培养基的pH由原来的中性变为碱性,于是培养基中的酚红由黄色变成红色,圆形红色区域愈大,表明这种菌利用尿素的能力愈强。 建议: 本实验 培养基的配制 :最好用蒸馏水 培养基的灭菌 取土样:可事先采取措施使土壤中的尿素细菌富集一些 检测:酚酞的灵敏度不如酚红,因此建议最好使用酚红,否则效果不明显。 (三)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实验1——果酒和果醋的制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