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数学指导:透视高考中的定义型题目
高考数学指导:透视高考中的定义型题目
1定义运算:
1.1定义数对运算
例1` 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和,规定:,当且仅当;运算“”为:;运算“”为:,设,若,则
A. B. C. D.
解析:由得,
所以,故选B.
1.2定义集合运算:
例2 设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对于有序元素对,在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若对于,有,则对任意的,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 B.
C. D.
解析:选A。设,将代入有得,把再带入,得;比较得:当第一号位置上的元素和第三号位置上的元素相同时,结果为第二号位置上的元素;利用此发现,可以得到A是不成立的。
点评:本类题目有很强的发散性,在新的环境下,依据新运算,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抓住共性来进行探索,从而发现不变的规律,化解难点。
2、定义数集
例3 非空集合关于运算满足:(1)对任意、,都有;(2)存在,使得对一切,都有,则称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现给出下列集合和运算:
①{非负整数},为整数的加法。
②{偶数},为整数的乘法。
③{平面向量},为平面向量的加法。
④{二次三项式},为多项式的加法。
⑤{虚数},为复数的乘法。
其中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的是 (写出所有“融洽集”的序号)
解析:非空集合关于运算满足:(1)对任意,都有;
(2)存在,使得对一切,都有,则称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现给出下列集合和运算:
①,满足任意,都有,且令,有,所以①符合要求;
②,若存在,则,矛盾,
∴ ②不符合要求;
③,取,满足要求,∴ ③符合要求;
④,两个二次三项式相加得到的可能不是二次三项式,所以④不符合要求;
⑤,两个虚数相乘得到的可能是实数,∴ ⑤不符合要求,
这样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的有①③。
点评:关于数集,定义的方式比较多,例如有定义数集封闭的。本题只要抓住定义的两条关键,逐一核实,选出答案。
3定义数列
例4 若数列满足(为正常数,),则称为“等方比数列”.
甲:数列是等方比数列; 乙:数列是等比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解析:若是等比数列,则,则是等方比数列;若是等方比数列,有,即不是等比数列,例如等方比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点评:关键是掌握新定义数列的本质,应遵循新定义法则,借助新数列的性质,向已有的熟悉的知识转化,即可求解,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的潜能。
4定义坐标
例5 如图,平面中两条直线和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若、分别是M到直线和的距离,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是点M的“距离坐标”.已知常数≥0,≥0,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0,则“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且
仅有1个;
②若=0,且+≠0,则“距离坐标”为
(,)的点有且仅有2个;
③若≠0,则“距离坐标”为(,)的点有
且仅有4个.
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1; (C)2; (D)3.
解:选(D) ① 正确,此点为点; ② 正确,注意到为常数,由中必有一个为零,另一个非零,从而可知有且仅有2个点,这两点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且到另一直线的距离为(或); ③ 正确,四个交点为与直线相距为的两条平行线和与直线相距为的两条平行线的交点;
点评:本题定义了新的坐标,实质就是距离;问题的关键就是看考生能否理解,进而从距离的角度去分析。本题充分的考查了考生的双基和应变能力。
5定义距离
例6 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A(x,y)、B(x,y),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AB‖=︱x-x︱+︱y-y︱.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C‖+‖CB‖=‖AB‖;
②在△ABC中,若∠C=90°,则‖AC‖+‖CB‖=‖AB‖;
③在△ABC中,‖AC‖+‖CB‖‖AB‖.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解析:选A。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 ②,③可取A(0,2),B(2,0)C(0,0)进行验证,‖AC‖=,‖CB‖=,‖AB‖=;从而②错误;此时构成三角形,且‖AC‖+‖CB‖=‖AB‖可知③错误;对于①,当斜率不存在时,显然正确;若直线AB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直线AB:,
‖AC‖=,
‖CB‖=,
‖AB‖=,此时有‖AC‖+‖CB‖=‖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卫生部卫妇社发〔2012〕35号《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2012年修 .pdf VIP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pdf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课件-43张).ppt VIP
- 江南嘉捷扶梯说明书MPS-200B.pdf
- 桥梁桩基设计与计算.ppt
- 10-fluent湍流模型汇总.ppt VIP
- GHS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中文英文模板及警告图标.doc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通用技术集团校招正式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