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其中《谈美书简》我们是应该读一读的。
.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分析课文。
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英语选修6_Unit5_Reading(共29张PPT).ppt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优质课件(共29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三 第1单元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26张.ppt
- 人教版选修三 第2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课件37张.ppt
- 人教版选修三 第2单元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57张 (共57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三 第2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52张 (共52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三 第3单元 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课件17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三 第4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课件28张ppt.ppt
- 人教版选修三 第1单元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46张.ppt
- 人教版英语八下(初二)Unit 4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共13张PPT).pptx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4课《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 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解.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课件 (共53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五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件 共44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家》课件 (共35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件(共52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6课《逍遥游》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如梦令》《声声慢》同课异构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