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件(共52张PPT).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件(共52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必修五 《滕王阁序》 河北省藁城区第九中学 周彦芳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登高望远,人们都不免感叹人生短暂、人之渺小。在我们学过的或接触过的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联想?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讨论:这两段写了哪些内容? 齐读四\五段,体会作者情感 明确: 第四段: 第五段: 写宴会盛况 管弦之胜,歌声之美 宴会豪华,人物高雅 兴尽悲来 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反衬人之渺小) 怀才不遇,报国无路 言自己虽时运不济,但因之自勉,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这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美文, 她美在 她美在 她美在 她美在 文辞 意境 情感 精神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虽然)与年轻的终军同龄,却没有机会请求捆缚敌人的长绳;(虽然)有志愿投笔从戎,(却只能空空地)羡慕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 借古写怀。两个典故都暗示了自己不甘作一介书生的决心。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如今)抛舍了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陪伴父亲。虽不是玉树般的谢家子弟,却也有幸和孟母的贤邻一样的各位相交。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不久便要“趋庭鲤对”,(承受严父的教导);今天有幸“喜登龙门”,拜见高雅的主人。 “簪笏”“百龄”“晨昏”“万里”都是借代修辞,分别代“富贵爵禄”“人生一世”“早晚礼拜”“遥远的地方”。 含蓄地叙述了自己弃官事父,“路出名区”得以结识各位嘉宾的人生际遇。情感是喜中有悲?还是悲中有喜?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如果碰不到(举贤的)杨得意,就只能抚摸着凌云之赋来为自己惋惜;既然遇见了(知己的)钟子期,奏起那流水之曲又有什么可惭愧的? “杨意不逢”“钟期既遇”都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知己难逢。 * 滕 王 阁 序 王 勃 关于中国四大名楼: 鹳 雀 楼 黄 鹤 楼 岳 阳 楼 滕 王 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唐·崔 灏《黄鹤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王 勃《滕王阁序》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王勃(649-675),初唐著名诗人之一,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应及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六岁。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写作背景 《唐摭(zhi拾取、摘取)言》卷五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