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节茶树害虫6学时-第一节课件幻灯片.pptVIP

第二章节茶树害虫6学时-第一节课件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农业防治:冬季或7-8月间,人工摘除枝上的茧蛹,集中深埋;生长季节,连同叶片摘除群集于叶背的幼虫或卵块;成虫发生期,点灯诱蛾。 生物防治:3龄幼虫期前,喷洒150亿PIB/毫升NPV或0.5亿孢子/毫升绿僵菌。 药剂防治:应掌握在2-3龄幼虫期,喷施90%敌百虫、80%敌敌畏、50%马拉硫磷等各1000~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20%杀灭菊酯、2.5%溴氰菊酯各5000~6000倍液。 * 蓑蛾类均属鳞翅目蓑蛾科。种类很多。一般为雌、雄异型,雌成虫往往特化成幼虫型,无翅无足,头部和胸部退化、一生栖息在蓑囊中。雄成虫是蛾子,翅发达,翅面上有鳞片或毛,斑纹简单。幼虫吐丝结成各种形状护囊,囊上粘附断枝、残叶,栖息其中。俗称蓑衣虫、背袋虫、袋子虫、吊子虫、避债蛾等。行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移动。行动迟缓,在茶园形成危害中心。幼龄幼虫咬食叶片下表皮,留下半透膜斑块,成长以后咬食叶片呈不规则形缺刻、孔洞。严重发生时常将叶片咬食得残缺不齐,甚至啃食树皮,造成枯枝死树。是茶园、果园和其他树木的一类重要害虫。 * 分布与为害:全国茶区普遍发生,是茶园、果园和其他树木的一类重要害虫;行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移动,行动迟缓,在茶园形成危害中心;幼龄幼虫咬食叶片下表皮,留下半透膜斑块,成长以后咬食叶片呈不规则形缺刻、孔洞,严重发生时常将叶片咬食得残缺不齐,甚至啃食树皮,造成枯枝死树。 * 形态特征:茶蓑蛾雄成虫体长约13毫米,翅展约25毫米,深褐色,前翅外缘有2个较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5毫米,较肥胖,黄褐色。后胸及第7腹节环生有淡黄色茸毛。幼虫成熟时体长16~28毫米,黄褐色,胸部各节硬皮板上有褐色纵纹和斑块。雄蛹咖啡色。护囊长25~30毫米,囊外纵列缀结有许多长短不齐的小技梗,排列较整齐。 * 发生规律:湖南、安徽等省一年发生1~2代,各地不尽相同。一般以3~4龄幼虫在护 囊内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5月下旬开始化蛹。两代幼虫发生期分别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上旬至翌年5月。11月以后,幼虫陆续将护囊封闭悬于枝叶上越冬。 *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7毫米,翅展约18毫米,淡黄褐色,前翅中央及翅尖有3条褐色斜行宽纹带,中间一条近中央分叉成“h”形,翅尖一条分叉成“V”形。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呈鱼鳞状排列成块,上覆益有胶质薄膜。幼虫成熟时体长16~20毫米,头橙黄,胸部黄绿色,各节有突起物。蛹纺锤形,黄褐色;体长约10毫米,腹部各节背面基部有一排小刺突。 *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代数随地区不同而异,湖北发生3~4代,江苏、安徽发生4~5代,江西、湖北发生5~6代,广西、广东发生6~7代,台湾发生8~9代冬季以幼虫及蛹在树冠表面10厘米叶层卷叶苞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左右发生第一代,以后每月发生1代,且世代重登;高蜂期明显,但全年以春茶发生较严重。7月以后气温升高,有利于天敌活动,故虫口密度有所下降。成虫白天栖息在茶丛间,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块产于老熟叶背面,每头虫产卵100粒左右。幼成活跃,孵化后能爬行和吐丝下垂随风扩散,将芽叶缀合成苞,吃完后再转移为害,3龄前为害芽头和第一张叶,3龄后老叶和嫩叶都遭为害,一个幼虫一生可为害8张叶片左右,老熟后就在老叶中化蛹。 * 结合冬季清园除净杂草,剪除荫枝、弱枝,减少越冬 虫蛹。虫害严重的茶园,冬季或早春进行轻修剪,并把剪下的枝叶集中烧毁。 及时分批采摘,发现有虫苞时一起摘除,统一杀灭,降低虫口密度。 在成虫盛发期,傍晚安置黑光灯在茶园边诱杀(上半夜或全夜进行)。在闷热、无风、无雨、无明月之夜最宜,灯下放一盆水,并滴入一些煤油或农药,使成虫扑灯,掉入水中而死,虫数多时捞出,以提高诱杀效果。生物防治,每667平方米用白僵菌(每克含孢子100亿个)l千克兑水100千克喷雾,或每667平方米喷每毫升含0.5亿~1.0亿个孢子的青虫菌液,有条件的释放赤眼蜂。 化学药物防治,此类害虫由于在叶苞内取食很难杀灭,故应在幼虫卷叶前喷50%的二溴磷、50%的杀螟松、50%的辛硫磷、80%的敌敌畏1000倍稀释液、鱼藤精300~400倍稀释液、天力n号3000~4000倍稀释液、2.5% 的溴氰菊酯、2096的杀灭菊酪、2.5%的天皇星4000~6000倍稀释液。已结成虫苞的,喷时应将虫苞喷湿为佳。  *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0毫米,体粉绿色,少数灰黑色或粉黄色,活动力强,爬行迅速,稍有惊动即假死落地(假死习性)。卵椭圆形,黄白色。幼虫体长15~17毫米,体肥多皱纹,乳白色,无足。蛹黄白色,长约14毫米。 * 发生规律: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茶园表土内越冬,翌年4月初开始陆续化蛹和成虫出土。广东、广西盛发期为4~6月,其他茶区以6~7月发生最多,8月人土产卵,但广东、广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