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与国学普及工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太炎与国学普及工作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章太炎与国学普及工作 章太炎与国学普及工作   1905年由上海国学保存会主办的《国粹学报》创刊,标志在中国学术界国学运动的兴起。国学运动的初期,章太炎因学术上已有成就,而且参加革命活动,于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故被誉为国学大师。我们纵观章太炎对国学运动的贡献,他主要是长期从事国学的普及工作,成效卓著,有助于推进国学运动的发展。我们谈到国学时,必须区分它的两个层面:一是国学研究,一是国学基本知识。国学研究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实即中国文献与历史的若干困难的学术问题的探讨,这是深奥的学问。国学基本知识是准备从事国学研究必备的基础,亦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落实在对中国典籍经、史、子、集四部书的熟悉。国学运动之始,章太炎选择了讲学的方式以普及国学基本知识,并且一直坚持下去,适应了国学成为文化思潮之需,为国学研究培养了众多的人才;这是国学运动不可忽视的、极有意义的工作。   章太炎九岁时,从外祖父朱有虔学习儒家经典。朱有虔字左卿,海盐人,晚清庠生,精于汉学。1890―1896年,章太炎二十三至二十九岁时,在杭州从古文经学大师俞樾治经学。俞樾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中年即离仕途,专意著述,治学以乾嘉学派著名学者王念孙与王引之为宗,注重正句读,审字义。其《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和《古书疑义举例》为代表著作。章太炎在俞樾的诂经精舍求学期间完成了《膏兰室札记》四册,是对先秦儒家经典和诸子的考证的学术札记;同时完成了《春秋左传读》和《驳箴膏肓评》,此两著均是针对清代常州今文经学派刘逢禄的批评。1898年12月,章太炎在台湾时将曾经发表的论政治和学术的文章五十篇辑订为《书》。《春秋左传读》和《书》的出版,奠定了他在学术上的地位。1906年章太炎到日本为中国留学生讲国学时已是“国学泰斗”了。   章太炎在上海创立爱国学社,从事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于1903年被捕入狱,1906年6月29日出狱后,由中国同盟会派员送他赴日本。8月上旬国学讲习会在日本成立,《民报》于10月1日发表《国学讲习会序》云:“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非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作《书》之章氏者,即余杭太炎先生也。先生为国学界之泰斗,凡能读先生书者,无不知之。……同人拟设一国学讲习会,请先生莅席宣讲。”《国学讲习会略说》由日本秀光社排印出版,收入章太炎的《论语言文字之学》、《论文学》、《论诸子学》三篇,作为国学常识的概述。从1908年3月起,章太炎为中国留日学生鲁迅、许寿裳、朱宗莱、朱希祖、黄侃、钱家治、周作人等讲《说文解字注》和《尔雅义疏》。《说文解字注》属文字学基本著作,《尔雅义疏》属训诂学基本著作,它们属于“小学”,即章太炎计划讲的“语言文字之学”。许寿裳回忆章太炎讲学的情形说:“每星期日清晨,步至?区新小川町二丁目八番地先师寓所,在一间陋室之内,师弟席地而坐,环一小几。先师讲段氏《说文解字注》、郝氏《尔雅义疏》等,精力过人,逐字讲解,滔滔不绝,或则阐明语原,或则推见本字,或则旁证以各处方言,以故新义创见、层出不穷。即有时随便谈天,亦复诙谐间作,妙语解颐。自八时至正午,历四小时毫无休息,真所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此次讲学的对象是于中国传统文化颇有修养的留日学生,故讲的内容学术性很强,尤其是音韵学方面许多艰深的问题。在日本讲学期间,章太炎有时间继续研究国学,并在《国粹学报》陆续发表论文。1910年5月他的重要国学论著《国故论衡》由国学讲习会在日本秀光社出版。此著共七万字,共分三卷:上卷论小学,讲述中国语言文字声韵,探讨了汉语的一些重要发展规律,为汉语成为统一民族语言建立了理论基础;中卷论文学,以杂文学的观念论述了传统文学的发展情况;下卷论学术,以哲学观念评论诸子,将儒家与诸子并列,打破了传统经学观念。《国故论衡》是一部系统论述国学知识的著作,其中于中国传统文化确有新创的学术见解,它成为章太炎以后讲学的理论依据。在《国故论衡》出版时,《教育今语杂志》发布的广告说:“本书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类,用讲义体裁,解说简明,学理湛深,诚研究国学者不可不读也。”它现在仍应为治国学者必读之书。因其语意深奥艰涩,蜀中已故学者庞俊和郭诚永的《国故论衡疏证》已于200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有助于对原著的解读。章太炎于此著首次提出“国故”的概念,但并未加以说明。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里解释说:“‘国故’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它是一个中性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它又包含‘国渣’。”因此“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