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2016部编)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2016部编)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2016部编)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 唐朝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该诗句反映的是( ) A.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 B. 唐玄宗生活奢侈 C. 唐玄宗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朝政腐败 D.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答案】D 【解析】依据诗句的意思: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反映了唐玄宗李隆基为了杨贵妃高兴,让人快马送来荔枝。反映了唐玄宗生活腐朽,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诗句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也反映唐玄宗后期的生活腐朽,但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c处应该填写(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安史之乱 【答案】D 【解析】依据图中所示的地方是唐代衰落的起点。唐玄宗在统治后期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不理政务,任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导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公元755年,边将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唐朝陷入混乱。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进入了藩镇割据、社会动荡的时期。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的盛世场景。A项不合题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唐朝的盛世场景,BC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定睛:图片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看图中折线,从618年到755年唐朝都是上升趋势,从755年开始唐朝开始衰落,到907年灭亡。由此可知,c755——763年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结合课本所学,755——763年发生了安史之乱。 3. 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玄宗西逃四川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反动叛乱,故被称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4. 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 ) A. 农民战争 B. 统一战争 C. 叛乱战争 D. 兼并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755年----763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一场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叛乱战争,C项符合题意,排ABD,故此题选C。 5.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观点( ) A. 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 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 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 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答案】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6. 《旧唐书》中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局面是藩镇割据,中央集权严重被削弱。由题干可知,各个藩镇不听从中央号令,俨然是“国中之国”,这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矛盾加深。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从题干材料“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提取关键信息:“擅自署置”、“贡赋不入 于朝廷”、“实非王臣也”可以判定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选B。其它各项明显错误。 7.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其“割据性”体现在( ) ①自行委派官吏 ②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其“割据性”即就是藩镇的节度使不服从朝廷的管理,独立治理藩镇的管理。结合课本所学,唐朝藩镇的割据性表现在地方节度使不向中央交赋税,自行委派官吏,军队不听中央调动,职位传子或部将等。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8.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现象严重,在此前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的朝代是(  ) A. 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提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