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对药物作用
疾病对药物作用 的影响 在疾病状态下,人体敏感性和耐受性都会发生变化,致使药效学和药动学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 因此,这些情况下不仅需要选用适当的药物,还需又针对性地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 一、心衰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 1.药物吸收 (1)由于胃肠粘膜水肿,故药物吸收较差。 (2)心输出量减少,胃肠道血流量下降,影响药物吸收。 (3)胃排空时间延长,进入小肠时间推迟,影响药效 例如普鲁卡因酰胺正常人服药1h达峰,急性心肌梗塞时因泵功能减弱,口服给药2h之后才能检测到,达峰时间推迟到5h。 一、心衰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 2.药物分布 心衰时,表观分布容积(Vd)减少。 例如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心衰时Vd下降为常人的1/3,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而此时,机体自身调节机制作用,保证了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血浓过高易出现中毒。 一、心衰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 3.药物清除 心衰时,肾脏血流量减少最显著,其次是皮肤及肝脏,当重度心衰时,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0~50%,排泄功能减退。右心功能不全时,肝淤血性肿大,且动脉灌流不足而呈脂肪变性,致淤血性肝硬变,使得肝血流量减少,对肝脏高萃取(萃取率>70%)的药物影响较为明显。例如: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与心脏指数呈正相关。静脉应用50mg,在心脏指数正常者(2.51/min/m2)血药浓度为1.5μg/ml,而心脏指数低者血药浓度可达2.4μg/ml 。 一、心衰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 4.心衰时肝药酶活性降低 肝淤血引起肝内缺氧而致肝细胞坏死,影响代谢酶活性。 5.心衰时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 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强,极易中毒,尤其是发病最初24h内。故并发左心衰时宜首选减少前负荷的利尿药或吗啡。 二、药物与肝脏 肝脏是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当急、慢性疾病影响肝脏的超微结构时,均可能明显影响某些药物在肝脏的代谢,特别是微粒体氧化酶最容易受损,影响一些药物的消除。 肝脏疾病时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有: (1)肝细胞的丧失 (2)肝血流量的改变 各种原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等)引起的肝细胞坏死或纤维化改变,使得肝血窦的供血通路扭曲,只能依靠肝动脉的灌注,从而使门静脉压力升高,60%的门静脉血进入侧枝循环(食道下端静脉、胃底静脉及脐周静脉),逃脱了肝脏对药物的灭活,使药物的清除率下降,易产生不良反应。 (3)肝药酶的减少: 致使一些主要经肝脏代谢灭活的药物清除率下降,作用加强。 如肝脏疾病时,因机体对药物敏感性增强(如脑内BDZ结合位点数增加),应用巴比妥类、氯丙嗪、地西泮等药物可诱发肝性脑病;又如晚期肝病时肝糖原储量减少,服用降糖药可引起低血糖昏迷;又如,肝硬化病人β受体呈下调现象,故病人对β受体激动剂(如异丙肾)敏感性下降,致使其心率加快不明显。 (4)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①腹水的产生使总体液容积增大,使Vd增加; ②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使Pb减小,游离型药物增多,也使Vd增加。 三、药物与肾脏 (一)肾病时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肾病时因有效肾单位减少,可影响需经肾脏处理的药物的吸收。 如:胃肠粘膜对钙的吸收需要有活化型1,25-二羟基维生素D3的参与,肾病时25-羟基维生素D3不能被转化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3,故影响了钙的吸收。 三、药物与肾脏 (二)肾病时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1.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的情况:肾病时因代谢异常或排泄功能减退致使体内脂肪酸、芳香酸和肽类物质的积聚,这些物质可将药物从蛋白结合部位置换下来,使Pb减小,游离型药物增加。常见酸性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NSAIDs、磺胺类、磺酰脲类、香豆素类等;碱性药物如:地西泮、吗啡等。 三、药物与肾脏 2.游离药物浓度不变,总浓度减小的情况: 因肾功能减退时Pb减小,游离浓度增加,而消除不受影响,因此药物清除加快,当达稳态时,游离药物浓度与正常肾功能者无差别,但总浓度降低。 如苯妥英钠在尿毒症患者体内稳态浓度仅为非尿毒症者的1/2-1/3,因此常以正常状态下稳态血药浓度的1/2或2/3作为判断肾损伤的标准值。 3.Vd改变: 减小者如地高辛(原因不明);增加者如苯妥英钠、呋塞米。 三、药物与肾脏 (三)肾病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肾脏是体内仅次于肝脏的代谢器官,在近侧肾小管含较高水平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磺基转移酶以及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可以代谢蛋白质或使某些原形药物或代谢产物发生结合反应,如50%吗啡,20%呋塞米。 三、药物与肾脏 (四)肾病时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排泄是药物从机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原形药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部分或完全经肾脏排泄。 1.药物经肾脏的排泄量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