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梅館記

附錄:補充教材二 病梅館記 龔自珍生平介紹 龔自珍的詩歌 其他補充資料 課文賞析 文章結構表 問題與討論 牛刀小試 圖源出處 龔自珍生平介紹 一、字號 字:璱人 號:定盦 二、朝代:清 三、生卒 生於清高宗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卒於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五十。 龔自珍生平介紹 四、家世 官宦世家,書香門第 祖父:龔敬身——官至雲南楚雄府知府。 父親:龔麗正——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 外祖父:段玉裁——著名文字訓詁學家。 龔自珍生平介紹 五、讀書 他少時從外祖父、著名學者段玉裁受文字學。 二十八歲時轉從劉逢祿受經今文派的春秋公羊學,並往往用之來譏切時政,詆排專制。(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 他學識宏富,通經史、諸子、文字音韻及金石學,精研西北歷史地理,晚年愛好天台宗佛學,並以詩、詞、文著名,既是敏銳而深刻的思想家,又是富於激情和想像力的文學家。 龔自珍生平介紹 六、科場不順 十九歲首次應鄉試,只中副榜第二十八名。 二十七歲第四次應鄉試,才中第四名。 直到三十八歲,第六次的會試才勉強中了第九十五名。 龔自珍生平介紹 七、仕途坎坷 出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禮部主事等閒散小官職,無法一展抱負。 龔自珍雖一直困阨下僚,但他始終關心國家政事,曾激勵林則徐堅禁鴉片,嚴懲破壞禁煙的官吏紳商,建議修整軍器,加強戰備,希望中國能出現「銀價平、物力實、人心定」的治世。 定盦為改革時政,恆與朝廷當權派對立,但終無成效。 龔自珍生平介紹 八、辭官南歸 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龔自珍四十八歲,毅然棄官南歸,離開京城,對民生疾苦、國家災難,有著更深一層的觀察和體驗,有名的《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以七絕形式寫成,正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道光二十一年,卒於丹陽(今江蘇丹陽),年五十。 龔自珍生平介紹 九、龔自珍的思想主張 時代背景 (1)由盛而衰的嘉、道時期:他曾形容此時期衰世景象:「日之將夕,悲風驟至,人思燈燭,慘慘目光,吸飲暮氣,與夢為鄰。」(〈尊隱〉) (2)封閉的學術界:龔自珍之前的清朝知識 份子畏於文字獄,大多不敢談論經世之學,只得埋首於古籍中研讀考據訓詁,以致學術界、思想界死氣沉沉。 龔自珍生平介紹 「一事平生無齮齕,但開風氣不為師。」 (1)在他的文學創作中表現了對清王朝腐敗 政治的不滿,對於官僚的庸碌而不思振 作的厭惡,對腐朽、黑暗的現實政治、 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銳的批判, 並發出改革的呼聲,提出改良的主張。 (2)他反對八股科舉制度,提倡「經世致  用」,主張文學「以有用為主」,讀書 人除了要掌握經史義理外,還要學習農、 工、商等各門科目,以至西方科學,杜 絕一切的空談,為中國近代教育奠立踏 實的學風。 龔自珍生平介紹 對後世之影響 (1)梁啟超說:「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確 與有功焉;光緒間所謂新學家者,大率 人人皆經過崇拜龔氏之一時期。初讀  《定庵文集》,若受電然……」(梁啟 超《清代學術概論》) (2)龔自珍為晚清維新變法先驅。 龔自珍的詩歌 《己亥雜詩.一二五》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語譯:中國要有蓬勃朝氣,須通過大風大雷(比喻巨大的社會變革)才能喚醒。萬馬都瘖啞無聲(比喻社會上下一片死氣沉沉的局面),實在非常可悲。我勸天老爺(指皇帝)應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墨守成規來選用人才。 龔自珍的詩歌 《己亥雜詩.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語譯:在廣闊無邊的離愁中,眼看著夕陽西下,馬鞭東指,從此便和朝廷遠隔了。我辭官歸鄉,就如從枝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泥土之後更加對花起了培育愛護的作用。全詩表示雖然辭官,仍思為國效力。 龔自珍的詩歌 《己亥雜詩.二八》 不是逢人苦譽君,亦狂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雲。 說明:此詩為留別廣東詩人黃玉階而作。 語譯:我逢人就稱讚您不是沒有道理的,您有狂態,有俠氣,又溫文儒雅。詩人肝膽相照,極似秦時明月;為我送別情意深厚,猶如嶺上的雲。 龔自珍的詩歌 《己亥雜詩.一○四》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處士卑。 一事平生無齮齕,但開風氣不為師。 說明:隋末王通隱居河、汾之間(今山西省西南部)教授學生,門徒眾多,如唐朝開國功臣房玄齡杜如晦,都出其門下。 語譯:有關房、杜是王通弟子一事,後世曾有人懷疑因為房、杜兩人功業載在史冊,聲名地位流傳千古,而王通地位卑微,只不過是一個隱居不仕的讀書人而已。我有一件事情,是平生沒有人能夠加以傷害的(齮齕,音一ˇ ㄏㄜˊ,牙齒相咬,引申為傷害),那就是我只用言論、著作來開啟一代風氣,卻不招收學生,不當老師。(龔自珍確實開創以詩文議論時政、提倡變革的新風氣,影響後世深遠。) 其他補充資料 一、寓言比較 其他補充資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