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限制坡度最大值计算 对于给定的牵引质量限制坡度的最大值不应大于下式计算的值 (二)限制坡度 单机牵引、持续上坡道、计算速度、等速运行。 2、限制坡度的影响因素 (1)铁路等级 满足设计线意义和作用、客货运量、良好的运营条件、较低的运营成本。 (2)运输要求和牵引动力条件 根据运输任务,结合机车类型,远近结合。 (3)地形条件——主要因素 限坡宜选用接近地面自然平均坡度。 限坡小——大量人工展线、增加工程投资和运营 支出、无经济价值 限坡大——纵断面上不充分利用、节约工程量不 明显、运营效果差 (4)邻线牵引定数 统一定数、避免换重。 (5)符合《线规》 最小限坡。 (6) Q很大,不能实现 =4‰ 3、分方向限制坡度 采用条件 货流:轻、重方向运量相差显著,且远期不会改变 地形:轻车方向自然纵坡陡、重车方向自然纵坡缓 比较: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 限制条件 (1)轻车方向ix不应大于重车方向ijl (2)不大于根据双方向货流比,按双向列车对数相同、每列车辆数相同的条件,算出的轻车方向限坡 轻车方向限坡大,Gq减少(总量不变),增加列数,轻车方向列数反而多,重车方向单机回空 概念:重车设缓坡(上坡)轻车设陡坡(下坡) (三)加力牵引坡度 原因:需要克服集中高程障碍,引起巨大工程 。 优点:缩短线长,降低造价、缩短工期, 长大越岭地段克服巨大高差,降低全线的ix。 缺点(1)增加机车台数和能量消耗,(2)到发线(3) 起迄站要增加补机摘挂的作业时分, 增加补机设备(4)ijl太大时对下坡产生不利影响 从设计线意义, 地形条件,节省 工程和不利运营 综合考虑。 双机: (‰) (‰) 计算: 采用加力坡度的注意事项: (1)集中不宜分散,以提高其使用率 (2)靠近机务设备的车站,以满足补机要进行的 整备需要 (3)加力区间走行时分减少,使得在加力坡度起 讫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摘挂,而不影响通过力 (4)加力牵引采用重联牵引或补机推送中的何种方式,与牵引质量、车钩强度有关 何时采用加力坡需根据线路意义、地形、运输能力和远期发展与经济比较而定。 加力坡的最大值:取决于货物列车在陡坡上的运营条件 :电内有电阻制动,加力坡度最大值为 25 ‰ 、30 ‰ 在中国铁路史上有不少加力坡度的实例: 1909年修通的京张铁路以 33.33‰的“之”字坡通过了险峻的八达岭;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修通的黔桂铁路,以27‰的坡度通过了桂黔两省分界处的凤凰山脉; 1953年兴建的兰新线,在穿越乌鞘岭的路段中采用了20‰的坡度; 1956年修通的鹰厦线,在通过武夷山和戴云山时分别采用了20‰及22‰的坡度; 1957年修通的宝成线,在穿越秦岭时采用了30‰的坡度等。 二、坡段长度 变坡点、坡长 坡段长度 短:适应地形起伏,减少工程量。 长:行车平稳(运营)。 从行车角度:应力不叠加;保证车钩不断钩 线规规定的一般最小坡长,表13-10 特殊200米 一:一般情况下坡长的要求 1、因最大坡度折减形成 的路段(△i小) 2、为了减缓坡度代数和 而设置的缓和坡段(同向坡段) 3、凸型、凹型纵断面的分 坡平段 4、长路堑内代替分坡平段的人字坡段 二:下列情况允许缩短至200米: 依据: (1)相邻竖曲线不叠加 (2)同一旅客列车出现两个以上变坡点(一般旅客列车400m) (3)200m以下,减少工程不明显 三:最大坡长限制 根据我国目前列车自动制动机技术要求,客货共线铁路的长大下坡道指的是:线路坡度超过6‰,长度为 8 km 及其以上者;线路超过12‰,长度为 5 km 及其以上者;线路坡度超过20‰,长度为 2 km 及其以上者。 对于高速客运专线铁路,当采用最大坡度为12时,最大破段长度不受限制;当采用最大坡度为15‰的坡度时,最大坡段长度不宜大于9 km 当采用20‰的坡度时,最大坡度坡段长度不宜大于5 km。 三、坡段连接 (一)坡度代数差 坡度 上坡 + 下坡 — 平坡 0 代数差的绝对值 ?i 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车钩产生附加应力-----断钩可能 列车纵向力?i随增大而增大 凸型拉力大、压力小; 凹型拉力小、压力大 纵向力取决于G、工况、纵断面形式 影响通视距离 ?i 的最大值:以远期到发线有效长来选择, 客货共线铁路的最大坡度差的规定值,如表13-11 (二)竖曲线 纵断面变坡点设置的竖向圆弧(抛物线) 设置原因: 1、产生振动、局部加速度、旅客不适 2、机车导轮悬空、脱轨 3、车钩错动、脱钩 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