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达标训练(大纲版) 第二册(第六单元).docVIP

高考语文复习达标训练(大纲版) 第二册(第六单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达标训练(大纲版) 第二册(第六单元).doc

高考语文复习达标训练(大纲版) 第二册(第六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dòu) 经传(zhuàn) 贻(yí)害 伛偻(lǚ) B.壅(yōnɡ)蔽 垂拱(ɡǒnɡ) 勖(xù)勉 缫(cháo)丝 C.管弦(xuán) 黜(chù)恶 雨霁(jì) 疏浚(jùn) D.剽(piāo)掠 逦迤(yǐ) 逡(qūn)巡 谄(xiàn)谀 答案:A 解析:B项“缫”读音为“sāo”;C项“弦”读音为“xián”;D项“谄”读音为“chǎn”。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伛偻 孳生 萦绕 纵情傲物 B.雷霆 妍媸 愚昧 传道受业 C.竭诚 苑囿 缪误 钩心斗角 D.懈怠 锱铢 梗塞 直栏横槛 答案:C 解析:C项“缪”应为“谬”。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从而师之。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古之学者必有师。 答案:C 解析:A项“从而”,古义:跟从并;今义:连词,因此就;B项“可怜”,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D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4.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魏征,字玄成,巨鹿人,以直言敢谏著称。《谏太宗十思疏》是他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B.柳宗元,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以寓言、山水游记成就最大。《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早期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C.杜牧,出身寒微,二十六岁中进士,由于长期生活在下层劳动人民之间,故作品大多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阿房宫赋》是他这一类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D.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答案:C 解析:C项杜牧出身名门世族,《阿房宫赋》不是诗歌,而是一篇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7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答案:C 解析:A项“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今义指有学问的人。B项“所以”古义是“用来……的凭借”的意思,今义是表因果关系的结果。D项“无”古义是“无论”,今义是“没有”。 6.从句间关系考虑,下面相同的一项是( )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句间关系既包括句子内部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文言文中分析句间关系,一般只要分析到第一层即可。第①和第④句是因果关系,第②句是假设关系,第③句是条件关系。 7.对文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首句即提挈下文,托古言事,增加了立论的力度。 B.第二句指明老师的作用,其中“传道”是方式,“受业”是目的,而“解惑”是学习过程。 C.文段最后一句指出择师的态度和标准,具有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D.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答案:B 解析:B项中“传道”是目的,“受业”是手段,“解惑”是教师的具体任务。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