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影像科设备介绍
可进行弥散与灌注成像 T1像对不同软组织结构有良好的对比度 T2像用于显示病变组织 无需用造影剂就可以显示血管、心腔 MRI特点 MRI特点 空间分辨率较CT差,成像速度慢、运动性 器官成像质量不如CT; 体内有金属异物,早期孕妇(任娠前三个月 之内)不能进行MR成 定量诊断困难 (多参数) MR伪影 颅内有金属物 化学位移伪影 腹部呼吸伪影 MR伪影 多层面采集信号时造成伪影 左:层面无间隙 右:层面有10mm间隙 由于层面选择脉冲的非理想性,导致激励范围扩大至相邻层面,使部分容积效应进一步增加。 假牙齿形成的伪影 运动不补偿 运动补偿 心脏运动伪影 皮带 病人离开颅脑表面线圈 一、MRI弥散张量成像 大连市中心医院 放射线科 神经内二科 ◆ 通过MRDTI技术进行脑白质纤维成像, 定量观察脑组织的弥散特征,了解白质 纤维的走行方向和完整性 ◆ 评价脑肿瘤与周围白质纤维的关系 ◆ 为临床提供组织早期病变的微观结构 和微观动力学信息 ◆ 为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评价预后提供参考 病变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 通过磁共振获得有关流体液体波 形,速 率及流量的一门技术。 二、磁共振流体定量技术 三、全脊柱成像技术 利用MRI移床技术, 可对全部脊柱进行 检查。 四、MRCP 五、血管成像 影像检查简介 放射科:王志成 摄影 最基本的检查手段 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 优点:受检者受照X线量较少,能使人体 厚、薄的各种结构较清晰地显示, 可作永久性资料保存 缺点:不能观察运动功能 透视及摄影所获影像均为重叠影像 (一) CR系统 1.工作原理 CR是将X线影像信息记录在成像板,构成潜影,用激光束对成像板进行扫描读取,经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将影像显示在荧光屏上或记录在胶片上。数字化图像信息还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作长期保存 2.CR影像特点 高灵敏度 高分辨力 象素可多达2000×2000个 高线性度 信号与真实影像的光强度呈良 好的线性关系 数字化输出和存贮 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3.CR系统的主要临床应用 对解剖结构的显示优于传统平片 头颈及骨关节系统:骨盐含量的定量分析;观察骨质改变;检查关节软骨、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听小骨、前庭、半规管等结构 胸部:易于观察与纵隔和膈肌重叠的部分;对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气管等,也优于传统平片;对间质性病变和肺泡病变的显示上,不如传统X线片 胃肠道和泌尿系统:CR影像的密度分辨力明显高于传统X线照片,在显示肠管积气、气腹和结石等病变方面优于传统X线影像;显示胃小弯、微小病变、粘膜皱襞及结肠无名沟等结构优于传统的X线造影影像 (二)DR系统 1.工作原理 由影像增强管将X线转换成可见光, 再由电荷耦合器或光电摄影管将 可见光转换成视频信号,经图像 卡进行模/数转换成数字化矩阵图 像。采样矩阵可达4096×4096象 素 2.优点 具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 可进行图像后处理 大大降低了曝光剂量 直接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管理、传送、显示 总之,CR和DR系统仍有不足和缺点,CR的时间分辨率较差,DR系统许多方面尚不完善。 多层螺旋CT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螺旋CT扫描方法的问世使CT影像检查经历了一次技术上的飞跃,但早期的螺旋CT存在着扫描覆盖范围小,对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和多平面重建的成像质量不佳,对于年老体弱且需要屏气扫描的病人,其检查范围更是有限。 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冠状动脉成像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 4排,尤其16排及64排螺旋CT的实际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接近DSA的图像质量和接近大体解剖的形态影像。 图像后处理 多平面重建 (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 最大密度投影法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 容积再现技术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 CT仿真内窥镜 (CT virtual endoscopy,CTVE) 薄层MIP和MPR 静脉注射造成影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造影浓度到达最高峰时间内进行体积扫描,经后期处理,形成靶血管的数字化立体影像。 缺点对小的血管分支不能显示。 CTA DSA将导管插入动脉注射造影剂,图像质量好,对血管疾病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