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赵氏孤儿综述》
《赵氏孤儿》近三十年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
《赵氏孤儿》取材于春秋晋国赵朔家族遭受灭门之祸的史实,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进行了较大的改编。而元代纪君祥又在此基础上对故事进行了较大的改编,使得《赵氏孤儿》成为元代四大悲剧之一。《赵氏孤儿》后又被改编为戏剧、小说、话剧、电影等作品,流传至今,享誉海内外。对《赵氏孤儿》的各种研究也层出不穷。总结近三十年的研究大概包括主题、人物形象、刊本研究、故事流传等几方面。
关键词: 《赵氏孤儿》 研究综述 30年
一、主题
具有正义、悲剧性质的复仇说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由此看来,作者已有凸显其悲剧和复仇的创作意图。论者多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评《赵氏孤儿》称“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张铎认为《赵氏孤儿》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它通过人物的“苦难”和“毁灭”,声张正义,谴责邪恶,歌颂光明,鞭挞黑暗。商韬在分析程婴形象时认为程婴肩负如此重任救孤成功,不是没来由,是正义的力量支撑着程婴,使他表现出舍己救人和复仇的大智大勇,《赵氏孤儿》歌颂的是忠臣义士,忠奸的冲突实际上是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的冲突,正义力量的悲壮牺牲震撼人们的灵魂。
万颖认为《赵氏孤儿》是一部表现忠臣义士和权奸斗争的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并从戏剧冲突、语言风格、心理投射、悲壮沉雄色彩这四个方面具体阐析了《赵氏孤儿》的悲剧性。还提出赵、屠岸两家的纠葛,超越了文武不和、忠奸斗争的范围。屠岸贾要杀尽晋国婴孩,这就使得仁人志士的斗争具有了解救人民危难的正义性质。
2、借古喻今说
阿英提出,“这里所说的‘赵家’,虽指的是赵盾,实际上还是影射宋朝”。周贻白也认为“《赵氏孤儿》一剧虽为传写古事,或另具用心,至少他借历史题材发挥他的理想,赵宋既为赵氏孤儿的后裔,则以之代表汉族,意极明显”,许建中认为“纪君祥用这个在宋代、尤其是在南宋有独特意义的故事创作《赵氏孤儿》杂剧,表达自己在元初的现实情怀,确有抒发民族情绪、激励民族意识、弘扬爱国热情的重大意义”。
这种观点一直延续,万颖认为《赵氏孤儿》剧中所表现“的忍辱负重、百折不回的复仇精神,正是元代人民不甘奴役、誓死反抗民族压迫的精神体现”。剧中公孙杵臼又有“凭着赵家枝叶千年永,扶立晋室山河百二雄”的唱词,而宋朝皇帝正好姓赵,“可以肯定作者有借古讽今、鼓动人们反元复宋的创作意图。”陈中凡也指出“如果把它再现于舞台之上,表演于人民的面前,观众自然会联想到当前惨烈的民族斗争。”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无法回避时代的思潮,无法回避现实人生所面临的问题。商韬的说法较中肯:“在元朝特殊的历史情况下,作者是否可能借古讽今,这是完全可能的,但要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总的倾向性来看可以,而不能专从字里行间牵强附会地寻找微言大义,即使题材的本身和作者的意图没有表示民族思想,但剧作的客观效果也可能会有的。”
3、人性说:
当代改编的戏剧、电影对《赵氏孤儿》的主题有了全新的阐释。国家话剧院版和陈凯歌改编为程婴不是主动献子救孤而是无奈中被迫救孤,认为程婴“被英雄”更符合人趋利避害的本性,这样可以对程婴的损己利人的行为提供更合乎人性的解释。国家大剧院版《赵氏孤儿》导演田沁鑫希望为“忠孝节义”增加人性色彩:孤儿没有执着于复仇,而是思绪混乱、迷茫。而陈凯歌的电影则把历来大快人心的复仇结局改为孤儿放弃复仇,让“冤冤相报”这种因果循环不再出现。因为在影片中孤儿复仇显然没有那么多外在的压力:庄姬为了儿子平安地长大,不让程婴告诉儿子真相;公孙大人也没让孤儿替他报仇;程婴最后也不再想让程勃为自己儿子报仇。
李波认为陈凯歌版《赵氏孤儿》就是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颠覆,是一部建立在现代“忠”、“义”、“孝”观念之上的巅峰之作。屠岸贾辛勤教导、培育那个孤儿,对这个身份不明的孩子视如己出,反映了人性最为真实的一面。后来知道真相后,反而一笑泯恩仇。这样既弘扬了崇尚正义、除恶扬善、一诺千金的民族精神,也体现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高度珍视,彰显了爱和宽恕的主题。陈吉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电影离真正的“人性”还有很远的距离,如此“人性化”的人物缺乏打动观众的力量。
二、故事演变
许多论者从历史的角度对《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进行探讨,有人认为此剧“敷演之故事,最早记载于《左传》”,p13也有人将其上溯到《春秋》。《史记·赵世家》却有了很大的变动。黄卉对此作了比较,认为“元杂剧是在《史记·赵世家》的基础上,也略采《左传》而进行加工创作的”,并指出元杂剧与《史记》相比的几个重要变化。p14其一,杂剧写庄姬自缢身亡,韩厥、公孙杵臼与程婴子均为保孤儿而死,这些情节都增加了杂剧的悲壮色彩。其二,纪君祥没有让赵氏孤儿藏匿山中15年,而是使屠岸贾视程婴为心腹,收孤儿为义子,这样使剧情更加曲折,动人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