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呼吸道合胞病毒研究进展
潘俊秀
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初被找到识别作为一个新型的病毒在1956年
具有引起细胞融合的倾向
产生巨大的有特征性的合孢体
RSV为非节段性的负链RNA病毒,属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病毒颗粒约120~300 nm,具有包膜,包膜上有病毒编码的跨膜蛋白,形成棒状突起。RSV基因组主要编码10个蛋白质,其中3个为跨膜表面蛋白F、G和SH;G蛋白介导病毒的吸附,并诱导体液免疫,F蛋白介导病毒的穿入和胞膜融合,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绌胞免疫,是两个主要的病毒保护性抗原
猴子的肾脏细胞在培养基中被 RSV 感染5天后造成的细胞病变(×10)
呼吸道合胞病毒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
为RNA病毒,直径约200nm
可在人上皮组织培养形成特有的合胞
具有季节性的病毒
在英国,RSV的爆发有明确的季节,从11月到4月,平均持续约22个礼拜左右
我国大部分地区:11月到3月,高峰出现在12月至1月
年龄倾向
为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普遍的原因。相比流感病毒和腺病毒,RSV一般无高热、中毒症状及呼吸症状相对较轻
2Y以下患儿或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多见,6月多见重症感染
重症及疾病的影响因素
早产儿
慢性肺疾病
双胎妊娠、多胎妊娠
先天性心脏病
免疫缺陷
神经肌肉疾病
环境因素:如被动吸烟(产前、产后)、营养不良等
具有两个亚型:A亚型和B亚型
在一次大爆发中同时流行
A亚型倾向于占支配地位
并且它和更多的重症疾病紧密联系
A亚型和B亚型均有各自的数个亚组,主要不同是附件蛋白G的抗原属性。丝蛋白F在各亚组之间则是相互存在的。
病后免疫非持久
反复RSV感染
症状表现广泛:从感冒到重症的毛细支气管炎
RSV通过眼睛、鼻子、喉咙、嘴巴等的粘膜获得进入宿主的机会,并到达呼吸道粘膜
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分泌物直接传播
RSV疾病的潜伏期被报道为2-8天
感染最初阶段,RSV在鼻窦内复制,感染有纤毛的上皮细胞
依附于宿主细胞的鼻上皮细胞
进入宿主细胞
并通过病毒的酶直接制造新的病毒RAN和蛋白质
成倍的新的病毒在细胞内聚集,这个细胞最后被破坏
纤毛上皮细胞的破坏最后导致了呼吸道感染的特征性症状
可能的发病机制
如果上皮细胞的破坏是有限的,RSV将局限在上气道,产生流行性感冒类似的症状,或者表现为类似顽固性的感染,并且这些是自限性的。
大量纤毛上皮细胞破坏,炎症因子释放,包括细胞因子,导致毛细管的通透性增加,并增加了分泌产物。趋化因子同样会被释放,吸引更多的炎症细胞到达炎症部位
增加的毛细管的通透性导致浆蛋白渗透至间质、小气道和肺泡。这将导致普遍的间质肿胀并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的抑制
小气道被分泌物和被破坏细胞的碎片所填充
支气管收缩类物质的释放可导致小气道进一步的狭窄,导致更进一步的气道阻力
有研究表明2Y时几乎所有儿童都感染过RSV,1岁时几乎一半儿童感染过RSV,但普通婴儿2%感染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而早产儿或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的儿童则高达33%。RSV毛细支气管炎与反复喘息、哮喘发生关系:一方面感染引起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直接影响气道结构和功能,或在变应原诱导异常免疫反应形成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另一方面机体易感因素包括基因的多态性、肺功能异常、心血管畸形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等可能是造成RSV感染后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的真正原因
抗RSV抗体
RSV-IGIV
多克隆人抗体制剂
静脉使用(流行前1个月开始连续使用5个月,750mg/kg对高危儿特别是早产儿)
中和抗体
干扰对活疫苗的抗体反应
不能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降低住院花费、住院天数、ICU治疗天数
帕利珠单抗
人源化抗RSV单克隆IgG抗体
特异性抑制RSV F 蛋白
用于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变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疗效较RSV-IGIV强50-100倍
减少RSV感染后的反复喘息
使用指征
在RSV的流行季节接种帕利珠抗体使得因为RSV感染的住院率下降45%-55%
疫苗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
迄今尚未研制出能用于预防RSV感染的有效疫苗
支持治疗-肯定有效:包括给氧,补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小婴儿缺氧呼吸频率大于60bpm或是进食量下降时应给予静脉补液防止脱水。
利巴韦林 唯一通过FDA认证,但目前主要使用于免疫缺陷的病人以及重症RSV病人的早期
利巴韦林气雾剂 可以减低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毒的负荷,但是不能缩短住院天数。
致畸作用的关注,已经开始限制病毒唑对高危婴幼儿及需要机械通气婴幼儿的使用。推荐从“应该使用”下降至对有选择的婴幼儿以及严重感染RSV疾病的儿童“可以考虑”。
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能有效。美国儿科年会(APP)不推荐糖皮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