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案分析:张承志 1948年生于北京,回族,少年过着贫困的生活。清华附中1969届高中毕业生,是红卫兵这个名词的命名者。1968年赴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插队。197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75年毕业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工作。1978年发表处女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北方民族史和蒙古史研究。1982年发表了《绿夜》、《大坂》、《黑骏马》等小说,1984年发表《北方的河》。1983年到1984年曾到日本作为期一年的中北亚历史研究。1985年发表《黄泥小屋》。1987年发表长篇小说《金牧场》。1989年曾东渡日本,从事学术研究。1991年出版长篇小说《心灵史》。近年主要从事散文写作。 理想主义者 张承志是最有代表性的知青小说家之一。不仅表现在他的绝大多数小说作品都以知青生活为题材,或以知青为主人公,而且表现在他始终坚持知青一代所独有的理想主义精神。王蒙曾经这样评价张承志:“他坚持着他的理想主义,坚持着他的对于形而下的蔑视与对于形而上的追求。一种精神的饥渴、信仰的饥渴,乃至可以称作‘迷狂’(无贬意)的东西出现在他的作品里,令人肃然又令人惊心动魄。从《绿夜》到《黑骏马》,从《黄泥小屋》到《九座宫殿》,从《大坂》到《金牧场》,以及其他一些新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执着的精神追求者、一个精神领域的苦行僧、跋涉者、一个由于渴望得太多而痛感着精神匮乏的严肃到了特立独行、与俗鲜谐地步的作家的精神矛盾激化的历程。” 夸父追日的叙事模式 张承志许多小说都在叙述一件事:主人公寻找其梦想的故事。有人概括为“夸父追日”的叙述模式。王安忆认为:“如何表达心灵是张承志将终其一生的大问题。他写过的所有东西其实都为了一件事,那就是表达心灵。他曾经为心灵找到许多替代物,比如草原上的黑骏马,蒙古额吉,北方河流,金牧场,疲惫的摇滚歌手,张承志所找到的心灵的替代几乎全带有悲怆的表情,承受无边的孤独。‘孤旅’是他常用的词,这使这些替代全带有飘泊天涯的形迹。”朱伟也有说:“张承志的梦境离不开两个极富象征性的意象,一个是骏马,一个是大坂。这两个意象都连接着英雄:骏马是英雄的坐骑,大坂白皑皑地耸立在那里,是英雄所要征服的目标。关于马,首先是那匹浑身漆黑,黑得如烟似墨的钢嘎哈拉;然后是那匹皮毛光滑得像金缎一样的黄骠马希腊,是那匹银光闪闪雄壮的大白马亚干。而大坂,则总是耸立在雪线之上,山顶嵌着二十公里的冰川,雪白的冰粒在阳光下幻着美丽的虹彩。骏马和大坂结合在一起,当然是一条英雄(或者说是勇士)的道路。” 《黑骏马》 主题表达和叙述模式方面都体现了典型的张承志风格。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白音宝力格骑着黑骏马寻找昔日恋人索米娅的故事。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青梅竹马,共同由蒙古奶奶额吉抚养成人。他们两情相悦,建立了恋爱关系。白音宝力格外出学习,索米娅被黄毛希拉奸污,白音宝力格不堪忍受索米娅和额吉对这件事逆来顺受的态度,愤而出走。九年后白音宝力格重返草原,额吉早已去世,索米娅远嫁他乡。白音宝力格骑着他和索米娅当年养大的黑骏马费了很多周折终于找到了索米娅,索米娅已成为一个成熟的草原妇女。这就是张承志的英雄孤旅寻找梦想的叙述模式。 故事与意义 从故事层面看,《黑骏马》写的是一个寻找旧日恋情的故事。白音宝力格寻找索米娅并终于找到,意味着故事的完成。但小说还设计了一个思考的层面,即要探究蒙古古歌《钢嘎哈拉》之所以感人的秘密。这就使小说超越了爱情故事的内涵,成为“一个震憾人心的人生和人性的故事。” 《钢嘎哈拉》叙述的是哥哥找妹妹的故事,结果是没有找到,即古歌反复用“不是”这个词来结束每一个阶段的寻找。小说《黑骏马》写的是白音宝力格寻找索米娅的故事,虽然找到了,但这时的索米娅已不复是当年的索米娅,等于没有找到。人虽然没有找到,但找到了意义:对人生的感悟。古歌中的哥哥找不到妹妹,小说中的白音宝力格找不到他心中的索米娅,但他们却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如小说结尾所写:“我想把已成过去的一切都倾洒于此,然后怀着一颗更丰富、更湿润的心去迎接明天,就像古歌中那个骑着黑骏马的牧人一样。” 《黑骏马》陈述了一个“寻找—失望—感悟”的故事。 《黑骏马》的结构 在结构上,小说以古歌《钢嘎哈拉》的结构来结构全篇,每节歌词与一节小说呼应并控制其内容和节奏,这一别致的结构赋予小说独特的音乐感,古歌优美、悲怆、高亢的旋律完全融入了小说。与此同时,古歌的抽象性和永恒性也赋予小说所描写的具体生活一种抽象和永恒的蕴藉,使小说的故事内容实现了自我超越,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和概括力。 《黑骏马》的语言表达 一种集诗歌的抒情、绘画的色彩和意象以及音乐的旋律于一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一种颇有感染力和震憾力的语言。张承志追求 “珍宝般瑰丽的美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