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 画面造型语言之光线.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画面造型语言之光线

《现代启示录》中的三个人物光效 常规布光法的基本步骤 1、确定主光位置 一般主光放置在摄影机左右两边30度的位置,与地面形成40度角,略高于主体。 2、布置辅助光 辅助光通常使用散射光照明器械,设置在相对于主光位置的摄影机旁。辅助光不能超过主光的亮度。辅助光也可以打到墙上或天花板上,形成折射后的柔和光线。 3、布置轮廓光 轮廓光来自被摄对象后方或侧后方,使被摄对象产生外沿轮廓光。它的灯位要比主光稍高一点。 4、设置背景光 照明被摄体背景和环境的光线。要注意整体光调的和谐统一,各个光区间的过渡要和谐。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布光处理 1、室外布光 多选择在大晴天、阳光充足、光线很“透”的情况下拍摄。 2、室内布光 室内布光以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营造和渲染一种温暖的、金黄色的布光效果。 3、曝光过度 曝光过度制造特殊的效果。 《现代启示录》是一部反映两种文明社会矛盾的影片,表现了一种文明在另一种文明中的冲突、矛盾。为此我采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光——一种是傍晚夕阳西下时柔和的自然光,一种是用美国先进工业社会所拥有的电子设备制造出来的人工光来表现这种冲突、矛盾。 ——斯托拉罗 (2)用光的运动反映人物的变化 优秀的摄影师在影片创作中对光线都有个总体构思,这种构思不仅体现在不同人物的不同造型光效上,也体现在对于同一个人物,用不同时期的不同光效反映人物的变化。 《末代皇帝》溥仪身上的光线变化 (3)光是刻画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 导演可以利用客观现实光线来完成描写人物主观世界的任务。 《罗生门》:“摄影机初进森林”段落 2、参与情节的推进与发展 光可以成为影片的情节因素、戏剧性因素。 《罗生门》真砂被多襄丸强暴的段落,树影与阳光的反复表现,有明显的隐喻和象征作用。光由明到暗,景由实到虚,呈现情节的发展。 3、情境氛围的营造 人所生存的环境存在着千变万化的光影,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心理。艺术家可以从中营造出各种氛围,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创造出独特的情绪效果。 《花样年华》:灰暗的走廊、弥漫湿气的街道、昏暗路灯的街巷构成忧郁的情绪。 《第七封印》死神的脸处在高反差照明中,死白的脸庞与深黑色的袍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造成一种神秘而阴郁的气氛,压迫着观赏者的心灵。 4、光带来影片节奏的变化 光本身有一定的节奏感,光的运动更能创造出特定的节奏。 《魂断蓝桥》:车灯的光影及运动的节奏 《雁南飞》:白色的闪光、白色飘忽的窗帘 四、光的处理方法 (一)常规的布光法 三点布光法 在一个场景中,表现主题单一,不需要人物调度时,照明师一般会采用主光、侧光与逆光三方位的灯光架设法,必要时还可以增加背景光。 (二)处理室内光线 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场景的造型,完成情绪和气氛的渲染,摄影师、灯光师应该与导演在进入现场前就统一思想,形成总体构思,确定最佳布光方案。 室内亮度不够,可以在门外、窗外架设强力弧光灯和聚光灯,模拟日光。 直射光太强,可以加磨砂纸或将灯光投向墙壁,用反射光照明。 拍摄夜景时,灯光增多,相应的影子也会增加,需要做弥补。光源少,画面上的投影就少,光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小,容易达成和谐一致的光效。 (三)处理室外光线 自然光是太阳的直射和散射光,是外景拍摄时的主要光源。 人物在逆光状态下,脸部会出现阴影,暗部可以用反光板反射阳光来解决。 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上下午两个时段,照明条件比较稳定,摄制组都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拍摄。中午时段是顶光照明时间,要慎用。 早晚时段,光线呈橘黄色和浅黄色,是渐变的低色温;中间时段以白光为主,是稳定的高色温。 夜景拍摄时,亮度过高或过低都是要避免的。可以运用逆光、侧逆光,勾勒人物的轮廓,也可以充分考虑利用各种合理的光源,营造画面的空间感。 * 第六节 光线 当导演给我剧本阅读时,我主要是极力考虑怎样用光写这个剧本。用文字写一部电影剧本有它的素材,而用光写也有它不同的素材,如颜色、阴影、光线。若改变一部影片的光的基调,便能改变整部影片给人的感受,也会影响影片的情节。所以,摄影师也是作家。只不过他是用光写作……用一系列不同的视觉形象,不同的画面,即运动、变化着的光叙述。我每次仔细考虑一部影片该怎样拍的时候,完全像写作的构思过程一样,考虑全片光线的发展和变化。 ——斯托拉罗 光是摄影的基础,也是人们视觉感受的基础。银幕上的影像的形状、轮廓、结构、色彩、明暗、情调等,都受光的作用和影响。 爱因汉姆对艺术光效做过论述: 由于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