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讲 转型期的社会失衡
第十讲 转型期的社会失衡 一、贫富差距的测量 (一)贫富差距测量方法的科学性 1、基尼系数 (1)含义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2)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各国基尼系数比较人格结构构成 /view/186.htm (4)历年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 年份 基尼系数 年份 基尼系数 1997 0.3706 2001 0.4031 1998 0.3784 2002 0.4326 1999 0.3892 2003 0.4386 2000 0.4089 2004 0.4387 2006 0.496 2007 0.48 2008 0.469 2009 0.5左右 2010 0.5(超过) (5)中国基尼指数超过警戒线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07年达到了0.48,2010年超过0.5,贫富差距较大。 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数据,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6)以国家作为划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图 深绿色:少于 0.25 草绿色:0.25–0.29 黄色:0.30–0.34 浅橙色:0.35–0.39 橙色:0.40–0.44 粉红色:0.45–0.49 大红色:0.50–0.54 深红色:0.55–0.59 超深红色:不少于 0.60 灰色:无资料 以国家作为划分单位的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图,越接近紫色,收入越不均;越接近蓝绿色,收入越平均。 (7)中国各省区贫富差距指数 1、 广东 0.65 2、 北京 0.61 3、 上海 0.57 4、 浙江 0.54 5、 福建 0.53 6、 湖南 0.52 7、 海南 0.49 8、 广西 0.49 9、 新疆 0.49 10、 江西 0.47 11、 山西 0.47 12、 辽宁 0.46 13、 重庆 0.46 14、 四川 0.45 15、 湖北 0.45 16、 内蒙古 0.44 17、 河南 0.44 18、 云南 0.44 19、 江苏 0.43 20、 黑龙江 0.41 21、 安徽 0.4 22、 河北 0.38 23、 天津 0.36 24、 山东 0.35 25、 吉林 0.35 26、 贵州 0.34 27、 陕西 0.34 28、 甘肃 0.33 29、 宁夏 0.33 30、 青海 0.3 31、 西藏 0.28 (8)从胡润富豪榜看出的贫富分化 公司总部 2009年上榜人数(位) 2008年上榜人数(位) 广东169 168 浙江155 149 江苏 101 94 上海 89 98 北京 86 89 福建 55 54 山东 51 48 四川 34 26 辽宁 32 32 山西 22 26 香港 22 22 内蒙古 21 21 河北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节 记账凭证.ppt
- 第二节纸板线工资绩效考核方案.doc
- 第二节胸痛腹痛头痛.ppt
- 第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ppt
- 第二节: 多种多样的鸟类.ppt
- 第二节:幼稚产业保护理论.ppt
- 第二节:精、气、血.ppt
- 第二讲 《黑氏》研究.ppt
- 第二讲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ppt
- 第二讲 网络传播的受众.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