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大学生犯罪的认识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作业推荐
谢谢欣赏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同社会比涉罪的犯罪主体而言,大学生犯罪的范围、性质及其危害并没有质的区别,但也有自身独特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侵犯客体以财产利益为主,犯罪类型多样化 犯罪主体范围逐近扩大化 低龄化 团伙性 女大学生违法犯罪比例增加 智能性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1) (一)侵犯客体以财产利益为主,犯罪类型多样化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有10大类400多个罪名,而目前大学生犯罪已涉及5类共10个罪名。如盗窃、抢劫、诈骗、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其中,在大学校园里面,70%以上的刑事案件主要涉及到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等罪种,这些罪种所侵犯的客体都是财产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财产利益。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侵害人身权案件也逐进有所抬头的趋势。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2) (二)犯罪主体范围逐近扩大化 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化包括几方面:一是从院校的办学层次、从重点与非重点来看,过去犯罪的学生主要是来自高职与民办院校,而逐步向重点院校蔓延。例如,马加爵案件、周一超案件、刘海洋案件等一些名牌院校的学生犯罪。二是从学历来看,也不排除硕士生、博士生。三是从成绩优秀来看,一些成绩“非常优秀”的学习尖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3) (三)低龄化 由于人们受教育观念的转变,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过早地接受教育,这也形成了很多低龄学生较早地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现象。由于低龄孩子缺乏一种成年人的生活经历,难以融入大学校园生活,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落差、困惑等不适应的心理难题,导致了一些刑事案件的发生。据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批捕处袁春菊处长介绍,2003年1-8月,该院侦查监督处共受理14件17人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同往年比增长了110%。从年龄结构上看,17名犯罪嫌疑人,最大年龄24岁,最小年龄才19岁。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4) (四)女大学生违法犯罪比例增加 传统观念认为,女大学生一般都是温柔,缺乏暴力倾向,因此,发生犯罪概率为零,其实这是一种观念的误解。当前,一些女大学生盗窃、诈骗等案件发生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受到一些拜金主义和享受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一些女大学生竟然走上卖淫曲折人生的道路。另外,上海市2002年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表明,在2002年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人。重庆市沙坪坝区检察院2001年受理的女大学生犯罪案仅1件,2002年2件2人,2003年前9个月就有5件5人。这些女法学生追求物质享受,爱慕虚荣,因盗窃收集而坠入犯罪深渊。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5) (五)团伙性 所谓团伙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有组织、有目的地纠合在一起,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团伙性犯罪的发生来自几个因素;1、老乡会;2、哥们义气;3、某些利益的一致性。由于在外单身求学,希望找到一个组织的归属感,很多大学生拉帮结派,相互寻找保护、依赖,容易形成一个犯罪集团。在大学校园里面,集体团伙性的打架斗殴现象越来越突出。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6) (六)智能性 犯罪手段日益“高智能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享受高科技给社会带来财富和利益的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高智能性犯罪的行为也越来越多。主要类型有:侵害计算机网络。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诈取钱财。制作、传播淫秽音像物品。利用生化知识研制毒品。{2}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实行各种犯罪的可能性非常大,且手段十分隐蔽,方法非常高端。 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社会原因 学校原因 家庭原因 自身原因 社会原因 文化因素,价值观错位。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在当今社会一些阴暗角落里滋生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的丑恶现象,像色情、暴力、荒谬、享乐主义以及西方、港台文化所宣传的私有化、极端个人主义文化以及不良网络内容,在社会上起着极坏的影响,诱惑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3}据调查,大学生盗窃,除了少数是因为经济窘迫所致外,绝大多数是因为虚荣心过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攀比、跟从、贪图享乐造成的。 社会原因 就业因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进行扩招。据统计,从 2000年至2006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 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2006年,我国高等教 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在校生已经超过2300万人,进入了国 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5}而07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继续以较快的速度 增长,据最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场管理人机料法环知识培训课件(PPT-46张).ppt
- ASTM E384-17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pdf VIP
-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2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交通)》公路工程费用与进度控制.pdf VIP
- 供热企业运检人员专业知识习题集.pdf VIP
-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件(共25张PPT)-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5)中国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题讲座.pptx
- 2023年10月成都市武侯区“蓉漂人才荟”公开考核招考22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海安动力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df VIP
- 西南18J812 室外附属工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