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失血性休克课件篇.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体复苏的目的 维持组织的氧供和代谢需要之间的平衡,而不仅是恢复血流动力学。 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灌注、氧供和氧耗 维持正常止血功能 减轻SIRS和减少MODS 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的平衡 作为多数临床治疗用药的载体 治疗终点:组织缺氧得到纠正,使DO2 -VO2脱依赖,以及乳酸恢复正常。 液体复苏的原则 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液体类型、用量及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 液体种类 1.晶体液——主要成分是钠,输入晶体液后仅20%存留于血管内,适用于补充细胞外液及组织间液,常用的有:生理盐水、平衡液、林格氏液、5%GS等,注意脑功能不全者不主张常规输注GS 2、胶体液——可提高血管内晶体渗透压,将组织间液的水吸入血管内,使血浆容量增加,维持有效血容量。 ①、白蛋白:平均分子量69000,每克白蛋白结合18 ml水,产生扩容作用,25%白蛋白50 ml等于250 ml血浆的渗透效果,可使血容量增加225 ml,但价格昂贵,用它扩容代价大。 ②、右旋糖酐(葡聚糖):分为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作用强,效能为输入量的两倍。副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因子活性,促进纤溶,导致出血倾向,大剂量(1.5g/kg.d)方产生抗凝作用。1%产生过敏。可导致急性肾衰(部分经肾排出,使肾小管梗阻所致)。 ③羟乙基淀粉:第三代中分子低取代级羟乙基淀粉(万汶)降解快,扩容维持时间长,对凝血和肾功能的影响小,输注期间可使血清淀粉酶升高2-3倍,不表明存在胰腺炎。 ④明胶——是哺乳动物的大分子蛋白,如血定安、血代,类似4%白蛋白的扩容效果,可大剂量使用,副作用少。 输液方法 先快后慢,第一个半小时输入平衡液1500ml,万汶500~1000ml,休克纠正减慢输液速度,血压不回升可再快速输注平衡液1000ml,仍无反应,可输全血600~800ml,或用7.5%盐水 250ml,其余液体在6~8h内输入。 输液速度和量必须依临床监测结果及时调整 常规液体复苏:晶体与胶体比例为3:1 早期复苏选择 立即大量复苏 ①大容量复苏可能延误决定性治疗(如外科手术) ②在出血未被有效控制,为了提升血 压大容量液体 复苏和可以导致 持续出血 氧输送不足 酸中毒 血液稀释凝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病 体温下降 低体温 低温 死亡三角 限制性液体复苏 输液量因病人而宜,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病人,出血未控制之前不主张早期快速给予大量的液体进行复苏,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给予一定量的液体维持机体的基本需要,在相应的手术处理后再进行常规液体复苏,此即限制液体复苏的概念。 活动性出血存在的情况下,应限制大量液体输入 开放的血管口的出血量与主动脉根部和此部位的压力明显相关 血压恢复后,小血管内已形成的栓塞被冲掉,导致重新出血 随着血压的回升,保护性血管痉孪解除,血管扩张出血 输入的液体降低了血液粘稠度,增加了出血量 可允许性低血压 可允许性低血压(permissive hypotension):即将血压维持在能够勉强保持组织灌注的较低水平。 Burris等9项研究(2005—2015年)显示: 以低血压为目标进行复苏的死亡率为20.3%(31/153), 以正常血压为目标进行复苏的死亡率为60.9%(109/179),RR=0.33。 新的复苏策略已经开始向临床推荐 小容量复苏 高张盐水使晶体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液和组织间液移至血管内,与胶体混合使用可增强扩容作用和延长扩容时间。 临床上多使用7.2%氯化钠,同时将其与6%羟乙基淀粉混合。 小容量复苏简便易行,扩容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院前抢救。 对于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应在小容量复苏的基础上,尽快转运到最近的医疗中心予以救治 小容量复苏 双重作用机制: 7.2%NaCl高渗溶液——提高晶体渗透压,通过内源性液体转移,促进组织间液及细胞液进入血管内 6%HES200/0.5——通过维持胶体渗透压,可延长液体在血管内的维持时间。 现场液体复苏的策略 J Trauma. 2009 Aug;67(2):389-402 活动性出血或渗血处置后给予液体复苏 避免使用固定剂量或持续给液 应用小容量复苏 复苏终点与预后评估 传统复苏终点是四个指标,分别为: 心率120次、 中心静脉压60mmHg、 神志清楚、 尿量0.5m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