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11 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重点)
2.学习细节描写和欲扬先抑的写法。(难点)
3.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伟大的悲剧》《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背景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代表作1910年11月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丽的坟墓”。
3.字音字形
髭(zī) 鬈发(quán) 长髯(rán)
脸颊(jiá) 锃亮(zèng) 滞留(zhì)
犀利(xī) 酒肆(sì) 侏儒(zhū rú)
广袤无垠(mào) 正襟危坐(jīn)
4.词语解释
禁锢:束缚,限制。
器宇:风度。
粲然:笑时露出牙齿的样子。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思想不敏锐或对事物漠不关心。
无可置疑:也作毋庸置疑。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意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
5.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
(1)本文前后对托尔斯泰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请仿照示例,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
明确:(1)前文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后文侧重描写了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2)示例:描写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
三、合作探究
(一)人物形象
1.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明确:(1)脸相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精美;(2)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2.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明确:他的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敏锐的眼睛观察社会、人生,对时代做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二)品味语言
1.本文多处运用了夸张和比喻(1)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1)比喻与夸张手法的综合运用,有力地突出了托尔斯泰须发的茂密。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2)这个比喻
2.本文语言厚重,意蕴深刻,请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1)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明确:(1)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2)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
(三)个性表达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题《荷》教案.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题《荷》教案1.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推荐阅读《西游记》导学案.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推荐阅读《西游记》教案.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推荐阅读《西游记》教学设计.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学案.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教案2.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虚词学习与交流》教学设计.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虚词学习与交流》教案2.doc
-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虚词学习与交流》教案1.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第一千个球》教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蜘蛛》学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珍奇的动物——针鼹》教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网络表情符号》学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网络表情符号》教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诗词五首》学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诗词五首》教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陋室铭》学案.doc
-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陋室铭》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