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北师大版语文选修第1课《新鲜的太阳》(炉中煤)教案
炉 中 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所抒发的火热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了解诗歌通过艺术形象抒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1.象征手法的运用
2.热情洋溢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诗中重点句子的象征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许多歌颂祖国的诗歌中,人们对祖国有很多比喻,如“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再如,“祖国啊,祖国——/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您是捍卫真理的勇士/哺育子女的妈妈/您正直而博爱/坚强而慈祥/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
人们更多的把祖国比喻成“母亲”,但有一位诗人,却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这位诗人就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炉中煤》。今天,就让我们感受诗人的才情,领略诗人如火的爱国情怀吧。
二、听录音(初步感受诗歌)
三、作者简介
阅读“学习提示”,了解郭沫若的基本情况。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戏剧家、学者、文化战士。1914年赴日学医,“五四”运动前后,弃医从文,积极投身于革命文化运动,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关于《女神》
《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收集了郭沫若在“五四”运动前后的诗作,主要作品有《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等。它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新诗的奠基之作,标志着我国的新诗创作开始走向成熟。《女神》集中体现了“五四”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包括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强烈的叛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写作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己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凤凰涅盘》、《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
五、诗歌朗读
1、听录音
2、集体朗读
六、诗歌欣赏
??? 第一节赏析
1、提问:诗中“炉中煤”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炉中煤是作者自喻。
? 明确:因为本诗表现的是“眷念祖国的情绪”,把自己比喻成“炉中煤”有两个作用:一是从形象特征看,炉中煤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这与诗人对祖国感情的热烈、深切是一致的;二是从精神特征上看,“炉中煤”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将自己燃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这与作者立志报国济民的情意是一致的。
2、诗中“年青的女郎”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把“五四”以后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
作者把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蕴含着作者的深意。在《创造十年·学生时代》一书中,作者曾写道:“‘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他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我的那篇《凤凰涅盘》便是象征着中国的更生。‘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可见,把祖国称之为“年青的女郎”,正是诗人对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对“五四”运动以后新生祖国的赞美、讴歌。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以形象表现“五四”以后的祖国特征——充满了崭新的气象和勃勃的生机,就像一位青春焕发的“年青女郎”,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在“五四”之后所呈现的新气象的认识。二是从抒情的角度讲,更易于抒发炽烈、奔放的情感。
3、“炉中煤”(物)和“年青的女郎”(人)并不构成生活中恋人的关系,诗中却是写“煤”向“女郎”倾诉衷肠,这是否有违常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5.1《激素与生长发育》导学案.doc
-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3《生物圈》教案2.doc
-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1《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教案1.doc
-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案.doc
-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3《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doc
- 2018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护钟》教案2.doc
- 2018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护钟》教案1.doc
- 2018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蟋蟀》学案.doc
- 2018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牛群》学案.doc
- 2018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天鹅》学案.doc
- 2018北师大版语文选修第11课《冰河英雄》教案.doc
- 2018北师大版语文选修第18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doc
- 2018北师大版语文选修第3课《为祖国而歌》(死水)教案.docx
- 2018北师大版语文选修第5课《我为何而生》教学设计.doc
- 2018北师大版语文选修第6课《安妮日记》教学设计.doc
- 2018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世界第一大洲》说课稿.doc
- 2018北师大版语文选修第8课《沉思者之歌》(蛇)教案.doc
- 2018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doc
- 2018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案.doc
- 2018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中东》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