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基本放大器
电子电路第3章 基本放大器 王俊峰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第3章 基本放大器 教学目的 ? 掌握放大器静态分析的图解法和公式法。 ? 掌握放大器动态分析的图解法和等效电路法。 ? 理解静态工作点与输出信号波形的关系,以及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 ? 掌握三种基本放大器(指共射与共源、共集与共漏、共基与共栅放大器)的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及主要特点。 ? 了解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 ? 了解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方式及其特点,掌握多级放大器的指标与各个单级放大器的指标的关系。 ? 了解直接耦合、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第3章 基本放大器 3.1 放大器概述 3.2 放大器的图解法分析 3.3 偏置电路的解析法分析 3.4 放大器的动态解析法分析 3.5 场效应管放大器 3.6 多级放大器 3.7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概述 3.1 放大器概述 3.1.1 放大器的构成原则 3.1.2 晶体管的工作点 3.1.3 放大器的主要指标 3.1.4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3.1.5 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3.1.1 放大器的构成原则 构成一个放大器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是: (放大元件(指BJT或FET)必须工作在放大状态。 输入信号必须能够传输到放大元件的控制端,即BJT的发射结两端或FET的栅极与源极之间。 放大后的信号必须能够传输给负载。 以上三条原则,只要有一条不满足,放大器就不能正常放大。下图是一个最简单的放大电路。 3.1.1 放大器的构成原则 +UCC:是直流电源。 RB:叫基极偏流电阻。 RC:叫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简称集电极电阻。 RS、US:是信号源的内阻与电动势。 RL:叫负载电阻。 C1、C2:叫耦合电容。 3.1.2 晶体管的工作点 1.静态与静态工作点 当交流输入信号为零时,放大器在直流电源单独作用下,各电流、电压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静态。静态下,晶体管的各极电流、电压值,在伏安特性曲线上决定的点,称为静态工作点。该点记作Q。 2.动态与瞬时工作点 放大器在交流输入信号和直流电源的共同作用下,各电流、电压都随输入信号的改变而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3.1.3 放大器的主要指标 3.1.3 放大器的主要指标 交流输入电阻ri:它是放大器对信号源呈现的等效电阻。在数值上ri由下式决定: 3.1.4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如图所示分别为放大器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3.1.5 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分析放大器的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是在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通过作图,求得静态工作点以及各极电流、电压波形,由此分析放大器的性能。 解析法是利用电路理论以及晶体管各极电流、电压关系来求解放大器的各项指标。 3.2 放大器的图解法分析 3.2.1 静态分析 3.2.2 动态分析 3.3.1 静态分析 1.求静态工作点 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的步骤为: 画出直流通路。 求出静态。 列出集电极回路的直流电压方程——直流负载方程。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它与 的那条输出曲线的交点即为静态工作点Q,其纵、横坐标值即为icQ和UCEQ。 3.3.1 静态分析 2.电路参数对Q点的影响 为使晶体管具有合适的Q点,必须恰当地选取电路参数。为此,必须熟悉各个电路参数对Q点的影响,如图所示。 RB对Q点的影响 RC对Q点的影响 3.2.2 动态分析 1.动态分析的基本步骤 求静态值IBQ、UBEQ、icQ、UCEQ。 求uBE的瞬时值表达式,并画出uBE的瞬时值波形。然后利用输入特性曲线,画出iB的瞬时值波形。 画交流负载线。 画、及的波形。 3.2.2 动态分析 2.静态工作点与输出电压波形的关系 若Q点设置得太低,在输入伏安特性曲线上,信号的负半周有一部分瞬时工作点在门限电压以下,晶体管进入截止区,使iB波形的负半周被“削”去一部分,结果使ic的负半周和uCE的正半周也相应地被“削”去一部分,造成输出电压uo(uCE的交流分量)的波形出现顶部失真,如图所示。这种失真是由于晶体管的部分瞬时工作点进入截止区引起的,所以称为截止失真。克服截止失真的措施是减小RB,以便增大IBQ,使Q点沿着直流负载线上升,远离截止区。 3.2.2 动态分析 3.2.2 动态分析 若Q点设置得太高,尽管iB波形完好,但是在输出伏安特性曲线上,对应于iB的正半周,部分瞬时工作点进入饱和区,使ic的正半周和uCE的负半周被“削”去一部分,造成输出电压uo(uCE的交流分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PEG帧的概念.doc
- VB第8课寻找东北虎.doc
- 高二书面表达(一)---观点对比类.doc
- 一对摩擦力做功特点.doc
- 第一讲___单片机的组成.ppt
- 2011生物结业考试识图填空训练.doc
- 南平10-11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doc
- 五年一语文质量分析.doc
- 第四章排队论.ppt
- 教你轻松打造今冬流行猫眼妆.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