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大同古城
古城再造计划早在2008年就已展开
2010年9月,耿彦波(右)在仿古建筑工地上指挥。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0年9月15日清晨,工人们登上城墙施工。
河南开封千亿“再造汴京”的新闻令舆论哗然。而在山西大同,另一场声势浩大、耗资上百亿元的古城再造计划却早在2008年就已展开。簇新的城墙,成片的废墟,见证着大同的“复兴”之梦。
工程“遍地开花”大同城变大工地
据报道,山西大同,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300余年的建城史。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辉煌一时,近20年来却日渐式微。
2008年初,新任市长耿彦波强力推行耗资上百亿元的“古城恢复性保护工程”,其中城墙修复工程耗资10亿元,将在5年内全面完成四面城墙及瓮城的修复。
2008年2月,以热衷城建闻名的耿彦波上任大同市长。在调研仅十天后,耿彦波就拿出自己的城市改造规划,并扬言五年见分晓。一时间,古城复兴工程遍地开花,似乎要让大同瞬间“回到明朝”。
2009年4月,大同陆续开工建设东城墙、华严寺、善化寺、文庙、清真寺等名城保护十大工程。随后,修复南城墙、北城墙等项目也陆续上马。很快,大同到处是高耸的塔式起重机和脚手架,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
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
有着650年历史,由黄土夯就的城墙被穿上清灰色的包砖“外衣”。按照规划,每一面城墙高14米,下宽18米,上宽14米,望楼12座、控军台两座、角楼两座,箭楼、月城、瓮城各一座,绵延1800米。
旧城内街道的名字也都恢复古风:原来的雁同东、西路及延伸段,拟合并定名为平城街;古城城墙内的东、西、南、北街名,拟分别恢复为和阳街、清远街、永泰街、武定街;甚至连路灯也被全部更换,以求与古风相配。
在“名城复兴工程”中,古代文物的修复是另一个重点,需要修复的有代王府、华严寺、善化寺、文庙、帝君庙、法华寺、关帝庙等。华严寺工地上,消逝多年的古代建筑已经一座座破土而出。
大同恢复建设的,还有围绕城墙建设的是带状环城公园。耿彦波称,大同未来的旅游人数瞄准300万的目标,以100元门票算,一年是3亿元。
2012年底,大同古城将全面合龙。在耿彦波的构想中,老城内的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以恢复传统的城市格局。
大同概况
总人口约331万(2011年),人口密度为226人/平方千米,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国家重能源基地,国际较有影响力城市,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今属朔州界)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
魏孝文帝故里
大同市境内现存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2万余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
历史名人有鲜卑骄子拓跋宏(即魏孝文帝)、隋文帝文献皇后独孤氏、五代名将折从阮、巾帼英雄佘太君(名将杨业之妻)等等。
2010年4月10日,市民经过新建的和阳北门。
2010年9月12日,部分完工的城墙隔着公园绿地,和城内还没有完全拆除的棚户区相对而立。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左为大同古城墙南城墙旧貌(资料图片);右为正在修建中的大同永和门广场(2012年8月10日摄)。
文档评论(0)